• 76阅读
  • 0回复

联邦德国的“技术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8
第7版()
专栏:

联邦德国的“技术园”
陈特安
目前,联邦德国建立“技术园”的热潮方兴未艾。这种类似美国“硅谷”的“技术园”及与之性质相同的“技术中心”、“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等,象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让‘硅谷’兴旺发达”已成了西德一个响亮口号。
“技术园”的兴起
如果说,直至1983年11月,西德才建立起第一个“技术园”——“柏林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话,那么,随后又迅速地在亚琛、卡尔鲁斯厄、海德堡等地建立了近十个“技术园”,目前正在筹建和规划中的还有六七十个。这种促进经济界利用高等学校潜力的“技术园”网络正在西德形成和发展。
“技术园”是把一定的场地、设施提供给新企业创建者,让他们研究和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并使之达到市场成熟程度的新经济机构。这类“技术园”有的有地方政府参加经营,有的纯粹由私人举办。它们的职能除提供价格优惠的场地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外,还提供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与附近高校和研究所的密切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获得有关机构提供的风险资本,以及开拓市场,等等。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经过两、三年努力后,在技术和市场的开拓取得进展后就会迁出中心,以图更大发展;反之,如在较长时期内不能取得进展,也得离开“技术园”,以接纳后来的创业者。
迅速发展的背景
西德“技术园”能蓬勃兴起,是有原因的。
其一,“技术园”旨在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符合西德调整经济结构政策的需要。开发新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对西德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根据专家们对西德工业结构的调查,西德工业与美国、日本相比,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竞争能力不足,迅速有效地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较弱。这将会在今后若干年内削弱出口能力。为迎接挑战,西德正在奋力加快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技术的新企业,把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而在西德,占有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必要的资金、配套的技术人才和设施来开拓新技术、新产品,但它们在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技术更新过程中,又有着船大难掉头的大企业难以代替的作用。它们在利用新技术上灵活、经济和有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适应它们需要的“技术园”便应运而生了。
其二,“技术园”为各方提供了各显其力的场所,因而很快引起各方的兴趣和重视。信贷机构纷纷把“技术园”中的新企业作为它们新的投资对象,许多企业把实行生产自动化、合理化或调整产业结构而裁减的职工、科技人员在这里安排就业。地产商则正好借此机会将一些闲置的旧厂房或建筑物租赁给“技术园”。“技术园”对许多有志于创建独立企业的科技人员来说,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政府补助和便于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可提供收费低廉的各种服务,减轻他们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从而全力以赴地开创新事业。
其三,联邦德国的就业政策也给“技术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尽管西德经济近年来持续回升,但失业依然是一个尖锐的社会经济问题。西德各级政府都在为此寻找出路,希望通过增加新建企业来增加就业。“技术园”也就成了解决就业的一剂妙药。
当前流行于西德的新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思潮认为,“技术园”是克服过去弊病、加强市场经济活力和加速经济结构转变的有效手段,具有技术更新能力的新企业可以带来迫切需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潜力。
成就与前景
“技术园”在提高西德技术竞争能力方面已初见成效。一些“技术园”已开发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如属于“柏林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企业诺伯特·许利玛公司已研制出据说是世界上运转速度最快的制造集成电路板的机器人。CSP化学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研制出新的耐火建筑材料。“哈佛诺技术园”的工程师已研制出一种可检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负荷能力的软件板。华尔特公司已发明一种分析环保和地质方法。
看来,西德的“技术园”热来势很猛,可能要经过一个自动淘汰的过程,才能达到有限数目的相对稳定。然而,“技术园”已经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对人们不无启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