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服务于民 让利于民——记南昌市亨得利钟表店党支部书记熊林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9
第4版()
专栏:

服务于民 让利于民
——记南昌市亨得利钟表店党支部书记熊林根
江西省南昌市亨得利钟表店党支部书记、经理熊林根,是位有口皆碑的人物。这位年轻的党员干部,克己奉公,勤恳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职工的信任和赞扬。今年,他荣获南昌市“特等劳模”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熊林根担任经理十三年,主管店内购销业务。去年,商店为了扩大业务,决定改造、装修店面,他们请技术人员估价装潢费为四万六千元。一些施工单位闻讯纷纷前来要求承包。有个单位通过熟人向熊林根传递信息说:只要答应五万五千元成交,就给他二千元“好处费”,“不用签字留证据,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作为商店的负责人,他只要一句话就可拍板定下,而一句话却能弄来两千元。但在金钱引诱面前,他想到的是:我得到二千元,而国家却要损失近万元。手中的权是党和人民给的,哪能以权谋私!他对来人诚恳地说:“希望你们不要在承包价格上出歪点子,任何损公肥私的事,在亨得利是行不通的。”后来,经与承包单位多次协商,商店行政会议集体讨论,坚持以四万六千元签订了施工合同,在土木工程进行中,承包单位偷工减料,担心验收时过不了关,又使出行贿手段。有一天,熊林根下班回家正准备吃饭,突然看见包工头在房门口挤眉弄眼地用手指着厨房,他走到厨房一看,水池中一个塑料袋里装着一袋脚鱼,少说也有十来条,旁边还放着一篮鸡蛋。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打来的又一发糖衣炮弹,让你拿了手软,吃了嘴软。他很严肃地对包工头说:“你把东西拿回去,要不,我就从窗口扔到楼下去。”包工头只好红着脸把东西拿回去了。工程完成后,熊林根严格地审查,不合格的坚决要求重新返工。
熊林根心里总是装着群众。他常说:“凡涉及个人利益的事,要让利于民,不能与民争利。”他家经济收入不多,手头并不宽余。在调资时,大家都同意给他加一级,他却主动提出把指标让给其他职工。1984年底,公司盖了几栋职工宿舍楼,分了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给亨得利,这是多少年来盼到的一套新房!消息一传开,职工议论开了,这套房子分给谁?熊林根一时拿不定主意,跑到公司去问分房的具体条件。一位公司干部对他说:“你是商店的经理,又是市劳模,住房也够紧张的,这套房子你不得,哪个得?”是的,他家有五口人,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住房面积只有二十来个平方米。两个男孩都长到一米七八了,因房间小,放不下双人床,兄弟俩长期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往往晚上睡觉“地盘”分不平,你踢我一脚,我踢你一脚打起来。熊林根做梦都想有套宽敞的住房。可是,他走到店里,看到那些严守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职工,又改变了想法。他知道,那些住房困难的职工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在这种时刻,我,一个党员干部,能置困难的职工不管而自己捷足先登吗?决不能!”于是,经他提议,商店党支部研究决定,把新房分给了店里住房最困难的周师傅。有的说:“领导过得硬,这样分,我们没有什么意见,我们虽然没有分到房子,但心里服。”熊林根担任商店经理后,利用业余时间工作累计达七百五十多个工作日。每年的大年三十晚,别人合家团圆,守岁畅谈,他都在商店值夜班。  江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