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忆写意画家张茂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31
第8版()
专栏:

忆写意画家张茂材
翟向东
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了张茂材画展。一位独标一格、卓有成就的写意艺术家,生前鲜为人知,谢世二十三年后,人们又欣赏到他的佳作,交口称誉。这说明在我们国家,纯真的艺术埋没不了,纯真的艺术经常活在人们心中。
我最早认识茂材先生,是三十年代在济南读书的时候。因受教于他,他的正直为人、清高意志、豪放性格和朴素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茂材先生(常署名茆才),山东省安丘县人,少年读私塾时,就喜爱国画。1917年入济南高等师范学堂,专修图画手工。毕业后,先后任教济南正谊、育英等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毅然拒绝日伪多次邀聘,回乡宣传抗日,遭反动势力迫害,不畏胁迫,经乡亲营救,越狱脱险。长期闭户家居,潜心书画。困苦时养羊度日,自号“牧羊老人”,效苏武不失民族气节。济南解放后,焕发青春,更勤奋地学练书画,同时积极为新社会培育美术人才。曾当选山东省政协委员,并主持济南市美术研究会国画研究工作。1963年,时年六十有九,正当创作盛期,因病与世长辞。
他青年时期,曾下苦功学西画。因为热爱中国民族艺术,决心继承民族美学的传统,四十岁后改攻中国画。他精心研究民族艺术的特点,对民族艺术的综合性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民族艺术“都讲究于现实中蕴含趣味,往往意在言外,或在不言中”。他常说:“琴听弦外音,诗嚼词外意,字观全幅精神,画赏糊涂笔”,“所谓糊涂,意为浪漫,超于明白”。因此,他强调写意既不能离开现实,又不能滞止于现实,应是“从现实中寻味”,写胸中之气,抒心中之意。他画国画,起初攻形似,而后攻神似,到老年又专攻“不似”。他说:“不似而似,正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寰中。”
他长于画花鸟,兼善山水、人物,素描、水彩也颇有功力。特别是写意画,由于他“行笔在于追求意味”,“更多注意无笔墨处”,象他自己所说:“闯出前人清戒关,兴来心情疯狂颠;不务形似任毫转,龙飞凤舞带云烟”,所画多是画面简洁,只寥寥数笔,而意境深远,使人感到画外有画,意味无穷,真正做到了“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独树一帜。
茂材先生的成就,在于他的天才、经历、学识、修养,更在于他心身勤劳,苦学苦练。几十年中,他用心研究我们民族的诗文、书画、戏曲、歌舞、篆刻等,灵魂里熔铸了民族艺术的精华。他常以“宁做累死鬼,不做等死人”自勉。他最喜向石恪、梁楷、朱耷、黄慎、高凤翔、齐白石等学习,博取众长,又与众不同。他常与李苦禅、俞剑华、关友声、吴天墀等交往切磋。他于书法,吸萃掇英,苦练不懈,也臻妙境。还精于篆刻,不守成法,格调新颖,有“车石富翁”之称。
他一生从事美术教育,特别热爱青年人,谆谆教导,寄以厚望。曾反复叮嘱“艺术不宜有丝毫尘浊,一时为名利,作品必庸俗”,“要象蚕食桑叶而吐丝,蜂采花粉而酿蜜,终身艰苦储蓄,脑海丰富,才能取用不竭”。他曾吟诗“青灯不限前程近,白发顾有后辈贤”,直到病情垂危,仍念念不忘鼓励青年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