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有趣的“可读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1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有趣的“可读性”
江霞
听到“可读性”这个词,觉得新鲜,也似乎懂得它一点含意。但它到底是什么定义,没有向别人请教过,只是自己在心里慢慢捉摸。
书和文章里面有科学知识和启发人进步向上的思想,难道还没有可读性吗?何必再来这个词呢?说也是。但辞典、试题解答和其他工具书之类虽然也有此内容,却多半只能说“可查性”和“适用性”;有些教科书只能说“可学性”。这几性和“可读性”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着一些区别。我少年时代,听到过一种教诲:“背熟辞源,能成学问家”,便试了几下子。只怨自己缺少雄心壮志,坚持不下去,才改成需要时就查阅。恐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至今发白齿落,也未成为学问家。
用戏剧表现《资本论》思想的书,我年轻时读过的,印象不很深。依稀记得当时要从繁茂的情节花草和对话中,寻找有关这门伟大科学理论的准确概括,很费劲。我没有学好,这里面是否有误解或曲解原著的地方,不得而知。但由此我感到,趣味性、通俗性固然可以增加可读性,但可读性又并不简单就等于这两性。深入浅出的理论著作,往往能以其真理的深度、逻辑力量和辩证分析的起伏波澜,一下子就把人抓住。这是更深层的极可宝贵的可读性。
可读性并不一定便是文字华巧。有时候,朴素、平常、清顺、实在以至沉重的语言文字,反而更能表现真理的亲切深刻和感情的真挚,从而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王荆公诗“看似平常却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从写作功力的角度说出了这道理。
研究“可读性”,还可以从“不可读性”来想。
古往今来,这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实不少。随便想想,“不可读性”至少有:空空洞洞,水多油少,没有多少干货的;“好为艰深之辞以饰浅薄之说”,或生搬名词、滥用术语,自己亦不知所云的;老妪诵经,反来复去只听见阿弥陀佛的;猎奇逐怪,搔首弄姿,令人腻味的;低级庸俗,歪门邪道,不堪卒读的;简单粗糙,干巴繁琐,夹杂不清,叫人皱眉头的;如此等等。
当然,这里讲的可读和不可读性,只是就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和文章而言。文艺作品也有不可读的。爱读什么文艺作品并认为它们有可读性,涉及鉴赏者不同的思想、文化、道德、情趣、水平等等。
可读性这个词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因素的综合。编辑出版工作者研究它,有助于提高书稿质量;写作者研究它,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这样说,并非只要可读性的书刊。其他类型的书刊各有各的作用,这是无疑的。总之,各找各的可读性,尽量扩大读者面,恐怕对于大家都有益处的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