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东南缺能的出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3
第5版()
专栏:

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东南缺能的出路
核工业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周平
能源问题,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化的进程。我国能源资源蕴藏量虽然丰富,但地理分布极为不均;地区能源丰富程度相差悬殊,开发条件有优有劣。全国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在北方,华北地区集中了64%,而江南八省只占2%;水力资源70%分布在西南。华东、东北、中南三大区能源资源,合计只占全国能源蕴藏量的15%左右。江南八省,加上山东、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共十三个省的能源资源蕴藏量只占全国的13%,但人口占全国的63%,能源消耗量占65%。这就形成我国经济重心偏东、能源重心偏西的不合理局面。
为了对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局面,以往只得靠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来弥补。能源运输量占全国铁路运量的一半以上,水运中煤炭运量也占三分之一以上,造成了交通运输的极度紧张。
尽管作了很大努力,我国东南一些省区仍然严重缺能。例如,华东地区有三省一市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又是全国重要粮棉和农副产品基地。但华东地区严重缺能,发电用煤约70%以上要从外区二十多个矿点调入,全区缺电三分之一。如不迅速改变我国现有能源结构,是无法改变以上地区的严重缺能状况的。
由于核燃料能以少胜多,在我国东南地区发展核电站是完全适合当地情况的。它不但能满足这些地区的能源需求,还能缓解交通运输紧张。有人估计,在华东地区建造一千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可节省三千六百万吨原煤,省下一百三十六亿吨公里的货运量。发展核电对于电力短缺、交通运输极度紧张的华东、东北和华南地区来说,作用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若在发展煤电、水电的同时,适当发展核电,会使我国的能源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
要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积极开辟新能源,走能源多样化的道路。赵紫阳总理指出:“我们要从水电、火电和核电三个方面,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不仅能源紧张,化工原料也很紧张。发展核电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煤和原油,以进行煤和原油的深加工。这对于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合理利用资源均有很大意义。
中国建设核电站的条件怎样呢?
一、我国有一定储量的核资源和相当强的核工业基础。经过三十年的铀矿部分地质勘测,已探明的金属铀储量,除满足军用以外,可供相当规模的压水堆核电站连续运行三十年。今后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我们将会找到更多的铀矿。在核燃料工业方面,建立了从矿山、冶炼、核燃料转化、铀同位素加浓、反应堆元件制造到后处理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其中铀矿冶炼能力和铀同位素加浓能力均在世界前十名以内。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核潜艇压水堆燃料元件,运行中从未发生过破损。
二、我国已有较成熟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反应堆的经验。
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并建造了生产堆、潜艇动力堆,以及研究试验堆。通过实践,积累了一百二十多个堆年的运行经验,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反应堆设计和科研体系,拥有物理、热工水力、化学、腐蚀、燃料元件、材料、安全、三废处理等各种条件的试验设备。对核电站的设计、试验研究也进行了十多年的探讨,并已自己设计了秦山核电站。
三、我国的核设备、仪表研究制造和特种材料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
早在研制“两弹一艇”(原子弹、氢弹、核潜艇)过程中,我国机械、电子工业部门大力协同,为核工业研制了关键的核设备、仪表。冶金、化工工业部门研制了大量的特种材料。这几年来又配合秦山核电厂建设研制核电设备及其所需的各种材料。
四、我国有一支素质较好、专业比较配套的核科技队伍,基本上可以适应我国核电建设的需要。
五、我国有一批比较完整的培养核科技人才的教学基地。
五十年代中,我国就开始在几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建立原子能系、工程物理系,设置了核物理、反应堆工程、同位素分离、放射化工、核材料、加速器物理、核电子学以及核防护等专业。三十年来,逐步建立了核科研、生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出几万名核科研、工程专门人才。现在,正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努力培养开发核能的各种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我国既迫切需要,又具有良好的条件发展核电。首先应解决东南地区的缺能问题,然后逐步改变全国的能源结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