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城里人一大难——北京“保姆市场”观察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6
第2版()
专栏:

城里人一大难
——北京“保姆市场”观察之一
本报记者 刘霄
时下的北京,流行着一句话:“请保姆比找对象还难!”
难在哪里?一是少,找不到;二是要价高,有的服务差。
据估计,北京共需保姆八万,目前只有五万从者,缺额很大。事实上,五万保姆大军已经蔚为可观,而八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北京每二十一户就有一户需要保姆。
 城市经济改革,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而北京的社会服务业以及整个第三产业还很落后,入托难,乘车难,吃饭难,做衣难,修理难,有些街巷,买根油条也得排长队。人们背上了沉重的家务劳动包袱。
 看看每天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情景吧。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在增多;孕妇产假一再延长,甚至男方也开始休“产假”;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妇轮流请假回家看孩子;有的职工迟到早退是因为家务缠住了身……调查表明,中年知识分子最大的负担就是家务劳动;城市女职工每天平均家务劳动时间超过四个小时,中年组达到五点二小时,长期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目前,双职工带一个孩子的家庭增加,对子女缺乏必要的照料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繁重的家务劳动,不仅挤占了人们的休息娱乐时间,而且挤占了相当数量的工作、劳动时间,影响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正是这种要从家务消耗战中解脱出来的普遍愿望,导致了北京保姆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近几年,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也为雇请保姆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北京市妇联创办的北京“三八”家务服务总公司,是全市最大的保姆职业介绍所。两年多来,公司为一万五千多个家庭介绍了一万两千名保姆,但仍远远不够。
公司的小孙同志形容分配保姆的场面时,用了这样一个字眼:壮观!年轻的经理张先玉点头说:“够惊心动魄的。很多人天不亮就来排队等号了,拿了号,不敢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拄拐棍的,抱小孩的,还有从丰台、通县赶来的,挤成黑压压一片,顶着大毒太阳,一等几个小时。”
保姆一批批分下去了,公司的用户登记本上,仍然密密麻麻排着五六百人的“长蛇阵”,这些用户得足足等上两三个月,才能获得“抢”保姆的资格。
有些用户转遍北京没能找到保姆,来到公司,气急败坏,又是吵,又是流泪,甚至象抢购紧俏商品似的托关系走后门,无论如何希望马上解决。
其实,找不到保姆着急,找到以后也少不了操心。不少用户反映,现在保姆的工资直线上涨,一个保姆,货币收入,加上包括食宿、洗理在内的实物收入,再加上节日馈赠的物品、现金等等平均每月折合七八十元,相当于刚毕业的研究生的工资。但是,一些保姆的服务态度却每况愈下。虽然这样的保姆不是多数,但是影响面大。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