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评诗外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7
第8版()
专栏:

评诗外话
徐全利
宋朝名诗人曾巩,少警敏,援笔成文。然而,有位名叫符遂的人却说他“不能诗”。此说一起,则议论纷纷,曾巩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当有人认为曾巩“文章妙绝古今”时,传播曾巩“不能诗”的符遂,便拿出曾诗细读。他见曾诗格调超逸,愈读而愈不能释手了。这是何故?《隐居通议》认为:“往往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与‘兴’寡。先生(当时的学者称曾巩为“南丰先生”——引者注)之诗亦然,故惟当以赋体观之,即无憾矣。”
把文坛上的这页“老黄历”翻出来看看,确有温故而知新的意义。我从中悟出两点想法:其一,符遂贬损曾巩,原本没有细读曾诗,发出谤言,近乎捕风捉影;其二,宋诗尚“赋”而寡用“比”与“兴”,若不以“赋”观之,却仍以唐诗的老手法来评曾诗,这无异于以旧尺量新物。
目前,一些锐意改革的同志,头上大多戴着一顶“争议人物”的荆冠。据有关人员调查,被评为全国优秀厂长(经理)的二十一个改革者,竟有一半成了“有争议人物”。其中,有些对“争议人物”的“争议”,只是匿名信,可有些领导却据此便也作为“争议”的根据。这就象符遂连曾巩的诗也没细读便妄加诽谤一样,对改革人物的影影绰绰之争尚未弄出个“眉目”,便也轻信起来,这哪能不出现似是而非的“争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对改革人物的“争议”标准是偏颇的。他们往往用旧尺子来量改革者的长短,就象争议曾巩的诗,不以“赋”体观之而以“比”、“兴”论之一样。象这样习惯于用老观念、老框框来“套”改革者,怎么会不出现飞短流长的争议呢?
我于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评价改革者,一要看清事实真相;二要把握好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