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国际海底会议的重大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8
第6版()
专栏:综述

国际海底会议的重大进展
本报记者 刘开宸
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第四届夏季会议于9月5日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会议在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申请登记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有助于解决国际海底矿址分配方案问题。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美国没有派代表团参加会议,因为它拒绝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公约上签字,而筹委会就是根据此公约有关决议在1983年3月设立的。该公约已有一百五十九国签字,三十一国批准。
这次会议重点是讨论先驱投资者申请区域重叠的问题。区域重叠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都要求开发太平洋洋底的中央富矿区。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太平洋东北部的二百万平方公里左右的深海底蕴藏着储量惊人的锰结核,达三万亿吨左右。这种锰结核含有大量的锰、镍、铜、钛、钒、锆、钼等四十多种宝贵金属,是陆地上同类资源的几百倍。自六十年代开始,美、英、意、荷、西德等西方八国组成的四大财团和日本、苏联、法国等就先后对这一地区进行勘查,以便将来划区开采。1982年4月,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的海洋法公约确立了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的原则,当时会议决议二还规定,参加海底勘探、开采的国家应向筹委会统一申请登记。但自筹委会1983年12月开始工作以来,作为先驱投资者的苏联、日本、法国一直不能就它们所申请的矿区相互重叠问题达成协议,严重影响了建立海底采矿登记制度的进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对此甚为不满。
今年2月,筹委会主席瓦里奥巴达邀请了法国、日本、苏联和印度到坦桑尼亚阿鲁沙协商,达成了“阿鲁沙谅解”。根据这一谅解精神,每个具有先驱投资者资格的国家可最终获得其向筹委会申请的矿区面积总和的四分之一矿区。这一谅解较多地照顾了法国、苏联、日本等先驱投资者的利益。为了早日建立统一的海底采矿登记制度,出席本次会议的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同意以“阿鲁沙谅解”为本届会议讨论的基础。尽管会上各方分歧很大,各执己见,但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会议通过的声明规定,发展中国家申请作为国际海底矿址先驱投资者资格的期限由原来的1985年1月推迟到海洋公约生效之日;苏联、法国、日本等先驱投资者之间以及他们与潜在先驱投资者之间所申请的海底矿区相互重叠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这次会议解决了区域重叠问题,克服了执行海洋法公约决议的重大困难。有些代表在会议闭幕式上说,这是国际海底筹委会最困难的一次会议,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次会议,是大家协商一致的结果,今后大家应继续协商,取得进一步进展。
筹委会下届春季会议将于1987年3月30日到4月24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