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青胜于蓝而出于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09
第8版()
专栏:

青胜于蓝而出于蓝
金戈
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人把荀卿这两句话简化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源于水而寒于水。
荀子之论着实精妙。千百年来,它一直激励着人们后来居上,一代胜过一代。于古于今,于中于外,已得到反复的证明。荀子是冉雍弟子的学生,他的成就,特别是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大大超过了他的老师。东汉的王充,曾“师事扶风班彪”,而他的成就又远非班彪可比。后魏的李谧,最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后来孔璠却反过来向李谧学习。至于今天,这样的事例更是俯拾皆是,正所谓“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
不久前,我的一位老师来京,畅叙师生之谊。尽管学生时代,老师们在我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而我至今无所建树,甚感惶愧。然而这位老师却称赞我“胜于蓝”,真有点使我无地自容了。我深知,时至今日,我委实尚未“青”起来。
同这位老师见面之后,我似乎对荀卿之论有了新的认识。我虽然至今未“胜于蓝”,但“胜于蓝”者确实大有人在。然而,胜过自己老师的人,不论他们如何才高八斗,出类拔萃,在成才的过程中毕竟有老师的心血。青毕竟是“出于蓝”,冰毕竟是“源于水”。“蓝”之不存,“青”将安出?“水”之不在,“冰”何以成?于是,我将先贤之言改动了一下,以表学生心迹:青胜于蓝而出于蓝,冰寒于水而源于水。
当年,《劝学篇》正是我上面提及的那位老师讲授的。他用荀卿那两句名言鼓励我们,十分坦诚地说:“希望你们将来超过老师,超过得越多我越高兴。”他说得是那样真心实意,情真意切。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言犹在耳。这种真诚欢迎学生超过自己的精神,不正是人们交口赞誉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吗?不正是让后人踏着自己肩头攀登的“人梯精神”吗?
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十周年,又近教师节。这不禁使我想起毛主席在徐特立同志六十岁生日时,写的那封信:“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寥寥数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老师的感激、敬仰、终生不忘的真情。由此,我进一步坚定了一个信念:不论自己将来是否能够“胜于蓝”,老师永远是我的老师!后生的成就愈大,对先生的尊敬愈隆,这是一个人品德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