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海藻是解决钾肥严重短缺的可能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10
第5版()
专栏:

海藻是解决钾肥严重短缺的可能途径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陈家鑫
我从今年7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见到《抓紧解决钾肥供应紧缺问题》的“来信”。文中说:“据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六个省(区)统计,1986年需钾肥一百一十万吨,而上半年只安排了十三万吨,仅占需要量的11.8%……据上述省区反映,由于缺钾肥,仅早稻将少收二十五亿公斤,晚稻损失将更大(钾肥主要用于晚稻)。”我作为一名科技人员,特提供一些资料和看法,供决策部门参考。
我国是一个钾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可溶性钾盐更为缺乏。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依我之见,应寄希望于海藻,其理由如下:
一、钾在海水中的含量列居第六位(0.38‰),仅次于氯、钠、硫酸盐、镁、钙。但由于单纯的富集、分离、提纯成本太高,从海水中分离钾盐,至今仍未能投入商业性生产。但海藻却是钾的极好的“生物富集剂”。据分析,大多数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黍子、马尾藻、鼠尾藻、萱藻、囊藻等,均含有较多的钾化物。一般含量在7%左右,高者可达15.2%,人工种植的海带钾含量也在10%左右。所以,通过海藻从海水中富集钾,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二、海藻肥料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无机钾肥,而是一种上等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在国外,如挪威、英国等,早已有大规模的商业性生产,不只国内使用,还出口销往欧、亚、美等几十个国家。因为海藻肥料不只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三要素,而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碘、铁、钙、镁等,这些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
三、目前,我国的海藻产量(以海带为主)已经超过二十万吨(干重,折合鲜重约一百万吨),占世界海藻产量的二分之一。如仅以海带所富集的钾盐计算,就相当于三万吨的氯化钾。虽然这一数量对解决当前钾肥需求仍微不足道。但我国的海带养殖技术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发展海带养殖有极大的潜力,目前的产量水平是因产品积压滞销所造成的。只要我们认识到“海带肥料”是一条解决农用高级复合肥料可靠的途径,指望海藻从海中富集几十万吨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利用海藻做肥料,关键的一点是能否过经济关,我认为是可以解决的。办法有下述几点:首先是充分利用野生海藻资源。我国可以利用的野生海藻资源甚多,尤其是马尾藻科的海藻,据调查,仅海南岛沿海产量就有数万吨之多,这些野生海藻价格甚廉,可以充分利用。其次是改变传统的海带养殖方式。以往沿用的海带养殖方式是为满足人类食用为目标的。如以肥用为目标,产量大可提高,成本也可下降。此外,还应改变现有的海带加工方法。目前海带的初级加工只有盐干、淡干两种产品,不适于食用的边梢也一并打捆出售,既影响了食用海带的销售又造成物资的浪费。如按不同的产品要求分类加工,既可提高食用商品的标准,又能满足肥用海藻的要求,是一举两得的事。
五、近年来因积压、滞销、降价,海带养殖大有纷纷下马转产之势。我认为大规模海带养殖在改善近岸海水水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大规模开展海产动物养殖同时,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发展海水养殖业,增加渔民就业机会,是减轻近海渔业捕捞强度的重要措施。“以养护鱼”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一项百年大计。
此外,施用海藻肥料还可能带来意外的好处。我国不少内陆地区的人民患有地甲病。其原因是地处内陆,很少吃到含碘丰富的水产品;加之,当地土壤中又极度缺碘。若施以海藻肥料,海藻中的碘将会转移、积累在农作物中,地甲病也许会得到缓解。这样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用于进口碘化物的许多外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