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孙犁的老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16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孙犁的老屋
韩映山
孙犁在一些作品中,署有“耕堂”和“芸斋”的雅号,实际上就是他住的那所老屋。耕者,乃犁也;芸者,乃耘夫也。
他住的这个堂或斋,就在多伦道道北那个大杂院里。进城以后,除去十年动乱期间被迫谪居佟楼以外,他一直没迁过新居。文革之前,我几乎每周都到他那儿去一趟。觉得这个大杂院还不错,院里有一座假山,假山周围,有几棵树。每家的台阶上、走廊下,摆着一些花盆。孙犁写作、读书之余,就坐在台阶上,或沉思,或摆弄花草。他的住室,很整洁,很朴素,除去几个书橱外,没有什么华贵的家具。他有一个方桌,用来吃饭和写作,陪伴他大概已经几十年了吧!在迎门的墙壁上,常年挂着的,是黄胄送他的那幅骆驼和少女的画。看来,他是很喜欢这幅画儿的,挂了也有几十年了。近年来,他又挂上了一幅自己书写的字画,显得老屋很是文雅而端庄。
不过,这间屋子,确实很老了,一下雨,外边下,屋里也下。孙犁只好用些盆盆罐罐接雨。他在一封来信中形容:“雨点滴落在盆罐里,叮叮当当,发出无可奈何的音响,活象老和尚的庙堂”。他还说:“我的房昨天下午,顶棚塌下一块。夜间大雨,我通宵未眠,总结这两年的修房经验为:不漏不修,不修不漏,越漏越修,越修越漏。每日来四五人修房,招待烟茶糖果、西瓜,上房一小时,陪坐二小时,上下午都如此,实是苦事。所以,房顶漏雨如瀑布一般,我也觉得没什么……”
孙犁对于自己的衣、食、住,好象不大在乎,随遇而安。文革后期,我到他的谪居佟楼小屋去看他。那小屋有十平方米,除去搭一个床铺,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后来又给他换了一间向阳的小屋,他感到很满足,他说:“上级落实政策,还让我搬回多伦道去。不过,我倒真不想回去了,我觉得这小屋挺好。”
这几年重视知识分子,曾准备给孙犁分配一套比较高级的住房,可他一直没有搬。他仍住在那所老屋里。
他在一篇《火炉》短文里说:“对于我,只要温饱就可以了,只要有一个避风雨的住处就满足了。我又有何求!”
是的,就在这所老屋里,他写出了长篇《风云初记》、中篇《铁木前传》和许多闪着光亮的文字。直到晚年,他仍在这间破旧的老屋里,孜孜不倦地耕耘,一刻也没有停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