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杜十娘沉江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16
第8版()
专栏:艺文谈片

“杜十娘沉江处”
李下
近日有幸到敦煌莫高窟,得以欣赏这历经千年的古代文化瑰宝。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告诉我,外国友人来敦煌观览之后,都赞叹不止。一位法国人说:“这是挂在墙上的图书馆。”一位日本国的秋田县知事则认为:“没看过敦煌壁画,就没有办法谈中国。”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敦煌国宝创作者的后人如我者,听后自不免喜滋滋的,顿时生出一股自豪之情。
然而,继续听院长介绍下去,又有些不安起来。原来,这所研究院的工作条件虽大为改善,研究经费仍嫌不足。每个研究所每年只有几千元钱,出出差、开开会也不甚够用。
我联想起前几年出差时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一些地方的好事者热心于制造些假古迹耗费钱财。水泊梁山在大兴土木;武松杀西门庆的狮子楼已经造起来了;不少地方,以“相传××人曾在这里××过”为由,起草规划,申请经费,修起楼台亭阁。反正是死无对证,谁也说不清楚是真是假,硬叫人们否定掉××人曾在此××过,确也不易。所以某些假古迹也就如雨后蘑菇,纷纷出土。前几年在南方有人告诉我,某地正筹措经费修建“杜十娘沉江处”。这真是令人“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了。杜十娘乃话本小说中的子虚人物,又何来“杜十娘沉江处”?这种“古迹”如果也可修建,那么,孙悟空的诞生处、女娲补天处、后羿射日处,乃至林黛玉焚稿处均可以兴土动工了。
平心而论,古迹造假之风,远非始于今日。历史上的好事之徒,早已搞了不少的假古董。有些因代久年淹已经真假难辨。到了文化昌明的今天,再来有意造假,给子孙后代的考古辨伪增加负担,就不应该了。黄山脚下,有“醉石”一块,据传李白曾醉卧其旁,因此得名。这“醉石”之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谁能知道,李白是否到了那里,又是否在那里醉过。但据传如此,传下去就是了,经济损失不大。而许多假古迹则不然,又要花钱盖房,又要占地建园,我们经济上哪能支出这许多冤枉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