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诸葛亮与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17
第8版()
专栏:艺文谈片

诸葛亮与中国文化
刘啸
成都武侯祠门庭很少出现淡季,每天的游人数以万计。这里有诸葛亮最大的塑像,并汇集了历代名人名士为他题写的诗词文章,天下溢美之词几乎囊括已尽。多少年来,中国人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日益坚定了信念:理想的社会主要是由理想的人格组成的——象刘备这样的“明君”,诸葛亮这样的“贤臣”,赵云、张飞这样的“忠勇之士”。
以上理想人格系统,明君只能有一个,且通常具有血缘、身份的不可选择;忠勇之士在非战争的年代也不那么重要,且战争的年岁毕竟不多。因此在这个人格系统中,贤臣格外值得讲究。似乎万民的福与祸,国家的兴与衰,都系之于有无既智慧超群,又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贤臣身上,这大概是诸葛亮倍受推崇的一个原因。
我国古代社会,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往往泾渭分明,比如侠客形象,从来就是民间喜爱,官方斥责。而诸葛亮的形象却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稗官小说、草台戏剧不惜笔墨,朝野文人、封建皇帝推举鼓颂。一千多年来,一方造塑像,一方拜塑像;一方乐于宣扬,一方乐于接受。这种文化认同倾向,是我国封建意识形态结构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看作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结构稳定的一个特征。
典型形象的千古不衰,现代社会有些难以理解。今天的新闻媒介,每天都在大量推出典型形象和新闻人物。推出也是更新,大量新形象的确立,总是伴随着旧形象的迅速遗忘,名噪一时而后无影无踪,或者说,名人象秋风扫落叶在人们的意识中一闪而过。即使在过去,古希腊的悲剧也好,喜剧也好,中世纪的帝王将相也好,有几个人物形象能同诸葛亮一样在舞台上从不间断地连续表演一千多年?这个事实本身就有耐人寻味的东西。典型形象千秋常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背景的亘古不变。
记得在诸葛亮曾躬耕的襄阳古隆中,清人立了一个牌坊,上面铭文称诸葛“三代下一人”,大意是说夏商周以后直到清代,中国只出现了诸葛亮一个人才,以后就没有了。这种崇拜先人、贬抑后人的态度,显然是孔子的时代就已确立的传统。不过,这句话清代把它铭上牌坊,好象又经过了一番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的确,封建官僚政治窒息了许多人才,大量生产出的是平庸、腐败的家伙。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看,诸葛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繁琐僵化的封建政治中,实在又是最充分地展现了个人才华的乱世英雄。仅此一点,就够备受压抑的封建文人们羡慕一辈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