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一些科学家在“办好《科技日报》座谈会”上谈科技报道改革 报纸要充分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18
第3版()
专栏:

一些科学家在“办好《科技日报》座谈会”上谈科技报道改革
报纸要充分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意见
本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9月17日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召集的“办好《科技日报》座谈会”上纵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科技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主持了这次座谈会。他要求报纸的科技报道既使专业人员看了能得到东西,又使一般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从中寻找有用的知识。科技报道不要搞“一言堂”,对不同意见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板着僵硬的面孔,使人没有发表意见的地方。要开展百家争鸣,对于没有结论的东西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错了要敢于出来承认。
座谈会上,宣布《中国科技报》将从明年元旦起改为《科技日报》。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报名。
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在会上谈了对当前科技报道的看法。他们认为,科技报道应当成为科技工作者联系社会各界的纽带。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科技报道要让中国科学家的意见充分发表出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原子物理学家钱三强说,现在有些科技报道片面地强调某一点,受领导意图的影响较大,使人感到不真实。这对科技发展不利。我们的科技报道要扎扎实实,把事情的产生、发展、经验教训讲清楚,给领导作参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教授以他自己办报的经验说,科技报道不能搞“一言堂”。他希望科技报道做到三个“正”字:研究问题需有正确理论;介绍学术需有正确理解,提出意见需有正确理由。
专家们肯定了前一时期科技报道的成就,同时对一些报道提出了批评和希望。学部委员、分子化学家唐敖庆说,报道科技成果有一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问题。如果过头了,就会起到反作用。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认为,对科技人物的报道也要实事求是。科学家也是人,人无完人。要把他们的优点、长处如实地写出来,使大家容易接受。
对于科学上有争论的问题,中宣部副部长、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滕藤教授认为,科技记者编辑不宜介入。他说,编辑记者不要当科学上的仲裁人。对科学上没有搞清的东西,匆匆忙忙地报道,做结论,就会被动。
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提出要培养一批专门报道科学技术的记者。他们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技术人员比较熟悉,能交朋友,并且能比较准确地把科学研究的过程报道出来。他说,我们中国科协准备在这方面出点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说,科技界办报纸,就要向全社会开放,不仅是报道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报道社会科学的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喉舌。希望《科技日报》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