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十个平方米,七位芝麻官” 麻阳县不建办公楼投资办教育 建立县乡村三级议教制 千方百计追加教育经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0
第1版()
专栏:

“十个平方米,七位芝麻官”
麻阳县不建办公楼投资办教育
建立县乡村三级议教制 千方百计追加教育经费
据新华社长沙9月19日电 (通讯员杨天连、记者曹光晖)过去以穷闻名的湖南省麻阳县,近两年来又以大办教育而闻名全省,成为艰苦奋斗办教育的一个楷模。
1984年,位于湘西山区的麻阳被划为贫困县。新的县领导班子在分析全县的现状时发现:麻阳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活资源人才却奇缺。全县近三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0.17%,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占19.3%,文盲和半文盲却占25.79%。全县九十八个企业中,竟没有一个工程师。全县二千八百多名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生仅占1.4%,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却占29.1%。
“欲治穷,先治愚”。县委、县政府于是提出了“欲兴麻阳,先兴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制定了三条措施:一是县、乡、村三级层层建立议教制度,每季度至少讨论教育工作一次,每次扎扎实实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二是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把为教育办实事列入各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三是挖掘一切潜力,自筹资金办学。
几年来,县里召开会议,县领导不吃会议餐,不领会议补助。去年,上面拨给县委、县政府二十多万元建办公楼和购买小汽车,他们却将这笔钱给县一中建了一栋二千八百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而县政府七位正、副县长和调研员只有一个小办公室,合用四张办公桌,被人们戏称为“十个平方米,七位芝麻官”。
对办教育,县里舍得花本钱。去年,县财政在核定教育经费近三百万元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挤出了一百零八万元作为教育追加经费,占县财政收入的35.8%;加上各乡镇、各机关单位自筹资金近百万元,这一年县里共自筹教育经费二百多万元,超过了建国以来县里教育追加投资的总和。今年,除财政预算教育支出三百多万元外,还从其他方面挤出钱来用于发展教育,总投资将超过去年。近一年多来,全县新修校舍二万一千多平方米,修缮学校危房一万多平方米,并添置了一大批课桌凳和教学设施,正在动工修建的校舍有一万多平方米。
为了解决人才“送不出、派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去年县里拿出三十万元选送了三百二十三人请大专院校代培,拿出七万多元短期培训在职教师二百四十七人。县里还制定了自学成才奖励条例。
与1983年相比,近两年全县的小学合格率由5.6%跃到86%以上,已超过教育部普及初等教育合格率75%的要求;初中合格率由0.44%上升到35%左右;考入大学本科的高中毕业生由六人增至二十五人以上。与此同时,县职业中学首次为农村输送了近百名毕业生,县卫生学校培训了一百五十名医务人员,还涌现了一批自学成才者,并从外地引进各类人才一百多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