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夹缝”对策——廊坊地区农村采访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0
第2版()
专栏:

“夹缝”对策
——廊坊地区农村采访散记
本报记者 杨振武
河北的廊坊,素有“京津走廊”之称。然而,记者最近在这个地区跑了一圈,听到的却是:“廊坊处在京津的夹缝之中”。
从“走廊”变为“夹缝”,展示了廊坊人对自己所处经济地位的变化的认识。地委书记王洪廉解释说:“这虽然只是一个说法的改变,却反映许许多多原来沾沾自喜的人开始有了紧迫感。一有逼迫感,对策也就出来了。”
“借水肥田”
廊坊地区的八县一市,历史上就与京津分不开。光是一个霸县,就有三万多农户在京津有亲朋关系。前些年,农村穷,城里人往乡下寄钱、捎粮票。这几年,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也短不了往城里送些农副产品,亲戚走得很近乎。正是这种特殊的“资源”,帮了廊坊人的忙。这几年,乡下人进城串亲,不再只是谈谈收成,叙叙家常,而是请他们帮着办厂了。正是靠着这种“关系资源”,近几年,全区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在京唐公路边上,我们看了三河县二百户村的印刷厂。它的印刷水平、装订质量,都不比城里的大厂差。每年仅加工费,就可收入一百八十多万元,利润近五十万元。一打问,印刷人才都是北京一家大印刷厂的退休师傅,共十六人。村里把他们接来,管吃管喝,每月发二百多元的工资。这样,不仅使城里的“闲人”成了忙人,也为村里的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一千一百七十元。
象这样的“高价老头”,廊坊地区请来两千多。另外,还有一千六百多名“周末工程师”。香河县的同志告诉我,城里好些科技人员,平时难得下来。一些乡镇企业就利用星期六晚上接他们来,在厂里住一天,帮着指点指点,星期日再送他们回城。别看这些“周末工程师”不长住,起的作用可不小。廊坊地区的许多“高精尖”产品,就是他们帮着鼓捣出来的。
“借京津之水,肥自己之田。”1985年以来,廊坊地区或调、或聘、或借,引进各种人才六千多人。光是他们带入的新技术,就有五百二十多项,再加上接受京津大工业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扩散,一年多的时间,全区增加了一千二百多个新产品,并创出了七十六种名优产品。
“双向交流”
京津公路上,一辆满载蔬菜的汽车与一辆拉钢板的汽车相会,司机相互停车打了招呼,然后又各奔东西。陪同采访的老宋告诉我,这情景很能说明廊坊的“双向交流”:工厂为农村提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农村给工厂提供蔬菜和各种副食品,有来有往,谁也离不开谁。
廊坊与京津的关系,不光是“借”,更会“换”,在服务城市中受益。地委的同志讲,他们在讨论全区的发展战略时,根据廊坊的实际,提出了“双轨式”经济的设想。一条轨道是以种、养、林、加为内容的城郊型农业;一条轨道是以接受大工业扩散为基点的城郊型乡镇企业。双轨并进,使廊坊经济获得更快发展。
廊坊市提出,“供其所需,补其所短,适其所好,应其所变”的方针。京津市民喜欢吃杂面,他们就动员农民扩种红小豆、绿豆、黍子等小杂粮;城里人爱养花草,他们就引导农民生产花卉。固安县的方针是,“拾漏补遗抓奇缺,错季避旺抓新鲜”。他们大力发展“大棚菜”,建低温果品储藏库,去年进京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总值达一亿七千多万元,占农业收入的43%。
过去对城市很少关心的“庄稼人”,开始有了市场观念。去年,京津市场瓜菜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不少农民就按照这个信息调整种植,把白的(棉花)变成绿的(蔬菜),全区瓜菜面积今年增加了三十万亩。三河、香河、固安等县,每天有上万名农民,用自行车作运输工具,把各种新鲜的蔬菜运销京津。这支风雨无阻、浩浩荡荡的队伍,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
城郊型农业的发展,也为乡镇企业接受城市工业的扩散提供了“实力”。廊坊地区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不断扩大同城市工业的“对流式”协作。近两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产值三十七亿元,向京津输出农副产品价值达十一亿元,分别相当于前八年和前十年的总和。
“栽桐引凤”
“廊坊的地理条件是无法同京津郊县相比的。”行署专员赵惠臣多次提到这一点。他说:“我们虽然毗邻京津,但近中有远。京津两市的辐射能力只能是优先于本市郊县,不可能主动地将我们划入辐射圈里。这就需要我们有主动进攻的精神和比郊县更敏锐的经济头脑。”
廊坊果然采取的是主动进攻的对策。我问了几个县,他们都在北京、天津或全国性报刊上登过广告,有的还举办过新闻发布会,吸引各方的关注。各县市还抽调精干的人员当业务员,镇长、乡长跑业务,在这里已成为很平常的事。
办法是逼出来的。廊坊在地理位置上比不过京津郊县,他们就在小城镇的建设上下气力,想方设法增加小城镇的吸引力。他们把这叫做“栽桐引凤”。我在霸县的胜芳镇住了一晚,听说去年他们的乡镇企业产值搞了一个亿。胜芳是古镇,能吸引人。那些新设的镇颇有后来居上的劲头。三河县的燕郊镇,两年前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鲜为人知。去年,他们憋足了劲,一发狠,划出十四平方公里的地面,修了五条柏油路,搞了给水、供电、照明路灯等配套设施,建成新镇区。这消息在报上一登,惹得北京许多单位眼馋,于是纷纷前往洽谈,要往镇上迁。现在已有九个部属单位迁入,引进资金九千五百多万元,镇上的企业也搞起来了。
廊坊,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它不甘落后,于是有了“夹缝”意识,靠“夹缝对策”实现了经济腾飞。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地方都处在一种“夹缝”之中。这“夹缝”,便是如今强手如林、激烈竞争的逼人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