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昔日浪打浪 如今草茫茫 科学工作者呼吁抢救洪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0
第3版()
专栏:

昔日浪打浪 如今草茫茫
科学工作者呼吁抢救洪湖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科学报》报道:我国著名淡水渔业基地之一的洪湖,由于湖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今日已是“草荒鱼少,水浅鱼小”的衰萎景象。
五十年代初,洪湖水面达一百一十四万亩,水深五至六米。水草类别多达六十八种之多,底栖动物在六十种以上,鱼类资源达七十四种。虾、蟹、螺、龟、鳖、蚌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莲藕、菱角亩产量属全国之冠,野鸭年产约八十万斤,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富饶水产基地。但是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水生植物迅速、大量繁殖,目前黄丝草、聚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覆盖率已占整个湖面的98%。
由于环境恶化,从前习惯入湖觅食的回游、半回游以及河川型的大、中型鱼类因江湖不通而不能进湖“生儿育女”,湖内仅剩的一些大、中型鱼类如鲤鱼、草鱼、青鱼、鳊鱼等,又因水浅缺少越冬条件难以生存。一向以鱼种繁多著称的洪湖,鱼种由原来的九十多种减少到五十四种,鲜鱼的产量由五十年代的二千万斤减少到七百万斤。
科技人员认为导致洪湖今日濒危的局面,除历史上种种人为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盲目地大量围湖造田,筑堤建闸,使江湖隔绝;对资源的开发缺乏综合治理,伤害了养鱼,破坏了航运。还有一条不可忽视的是,湖区管理体制混乱,因湖跨界洪湖、监利两县,管理极不协调,矛盾很多。
针对上述原因,科技工作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养殖、调蓄、灌溉、航运兼顾”的整治方案,改革管理体制,协调一致用最快的时间把这个荒湖治理好,扭转“草多鱼少,水浅鱼小”的恶性生态循环,恢复洪湖“浪打浪,鱼满仓”的本来面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