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曲“低”和也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1
第2版()
专栏:新语

  曲“低”和也寡
  雨晴
“曲高和寡”。逆推理,曲“低”就会和众吗?并不一定。一批原已制定了内部责任制、试行了浮动工资的企业,今年年初在调整工资时,领导望着一叠叠钞票,心中发怵:张三、王五、赵、钱、孙、李,“一碗水端平”太难。为了不犯众怒,争取多数,只好把改革的“高曲”休止一拍,重开“大锅饭”。结果,刚刚尝到多劳多得甜头的职工,又泄了气。
认为曲“低”才会和“众”,实际上是低估了群众的改革觉悟。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七八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端既已暴露,就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吸引许多人了,毕竟群众的改革意识在增强。企业领导看到这一变化,把改革的调子定得适度,可以激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
改革总会得罪人,因为它必然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一时议论纷纷,并不奇怪。听到反对声,先不妨作一番分析。
对于无端的指责,或是置之不理,或是顶回去;对于合理的意见,则虚心听取。改革应该适应群众的心理承受力,不可操之过急。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不仅仅是企业)的领导一听到反对声就紧张,不加分析地以为是“曲高和寡”了。环顾我们的四周,不少领导一方面讲“改革”,另一方面却无举动:发奖金,不是拉开档次,而是“二一添作五”;确定专业技术职称,不是看真才实学,而是论资排辈;安排出国、分配住房,不是看工作需要,而是照顾种种关系。凡此种种,可谓“低调”了,然而广大群众是不是都随之唱“和”呢?这值得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