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农民带地进场承包种果 果场投资并作技术指导 廉江县场、农联合建设水果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2
第2版()
专栏:

  农民带地进场承包种果 果场投资并作技术指导
  廉江县场、农联合建设水果基地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蔡东士报道:连年亏损负债的广东省廉江县国营长青水果场,由于实行场村经济联合,千户农民带山地进场承包种果而获生机,年年盈利;果场周围农村的大片荒山变成水果生产基地。
长青水果场是县属国营场,1975年创办后连续六年亏损,负债一百二十多万元。1981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吹进了国营果场。这个场开始变招收国家职工为聘请附近农民进场承包,变固定工资为浮动工资,按照定生产岗位、定劳动任务、定生产成本、定产品质量和超产受奖的“四定一奖”进行经营管理。果场四百亩土地全部承包给农民种果,第二年就扭亏为盈。这时,附近农村尚有大量荒山因缺乏资金技术未开发利用。农民要求场村联营开发。经双方协商,果场出资金、技术,村里每名劳动力带六至九亩山地进场承包种果。
几年来,果场附近乡村先后组织一千五百户农民带着近一万二千亩荒地与果场联合,承包种果。果场在向农民提供资金、品种和进行统一规划的同时,通过请技术员上课、现场指导、选送进修和参加刊授学习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农民以短养长发展多种经营。长青水果场原来只有三百九十亩土地,现在场村联营,已建成近一万五千亩的水果生产基地。联营使场、农都得到了实惠。果场本身去年总产值一百零八万元,获纯利近二十六万元,今年这两项预计都能翻一番;附近带山地进场的一千五百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在七百元以上,高的达四千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