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流”则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2
第2版()
专栏:编后

  “流”则活
在商品生产中,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应当在需缺间流动的。这个道理,借一句俗话说,就叫“人挪活,树挪死”。
人如此,其他生产要素,诸如技术、资金、土地等等,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农村长期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养成了封闭的旧习惯,技术要保守起来,“只传子孙,不传外人”;钱财,要压在箱子底下,舍不得投资扩大生产;借贷谋利,简直不可想象;至于土地,更是视为“传世之宝”,一寸也动不得……封闭,使农村经济成了一潭不流动的死水,严重阻滞了生产的发展,使贫穷落后的面貌迟迟得不到改变。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老祖宗传下的种种旧观念实在需要改一改了。
“流”则活。这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商品要流通,生产要素也要合理流动。长青水果场与附近农民开展经济联合,使劳力、土地、资金、技术多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起来了。结果双方不同的优势组合到一起,形成了发展生产的更大合力,给场方农方都带来了好处。他们的探索是有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