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从一乡走向四方——沂蒙山区扶贫工作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2
第2版()
专栏:

从一乡走向四方
——沂蒙山区扶贫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治穷治根,扶贫扶本,这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根”在哪里?“本”是什么?山东临沂地委和行署的同志告诉记者,他们是把帮助基层干部和农民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当作“根本”来抓的。
“家有二亩地,不往远处去”,“肚皮吃得饱,不往山外跑”。一年多以前,这样的顺口溜,在沂蒙山区的农民群众中还能经常听到,“死守田园,甘心受穷”的现象到处可见。据调查,80%以上的贫困村,既没有兴办什么工副业,也几乎没有人经商。冬闲季节到山村转转,随时都能抓拍到这样的镜头:房墙根下,身着黑棉袄的青壮年农民,一字儿排开,蹲在那里闲聊天、晒太阳……沂南县中高湖乡,人均只有六分地,直到1985年7月,全乡三千五百多户人家中,才只有五户卖豆腐的,六户搞面食加工的,没有一个卖菜的。是没有人买菜?乡里的脱产干部吃菜得到九公里外的堤岸镇去买。是没条件种菜?靠近水库的上高湖村就具有发展商品菜的好条件。可是,当乡干部动员他们拿出些地来种菜卖时,村党支部一名委员却说:“这两年刚吃饱肚子,你们又叫俺种菜,是成心想叫俺吃不上饭啊!”乡政府盖办公用房需大量石头,乡干部到佛山前村动员群众起石头卖,一个小青年却说:“那才不行唻!怪薄相人丢脸的!”动员他做豆腐卖,他又把脖子一扭:“咱哪能干那个!”意思是说:做买卖太下贱了!
传统观念和商品经济是这样的格格不入!不改变“死守一方”、“死守一业”的陈规陋习,不从自然经济的狭窄天地中走出来,不大念发展商品生产这本真经,贫困山区要摆脱贫困是不可能的。可喜的是,沂蒙山区六县的县委和政府,对这一点的认识比较清醒,采取的措施也较得力。他们对基层干部和农民加强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普遍抓了以下三条:一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学习中央、省、地有关文件,明确贫困山区要恢复“造血”功能。一年多来,六个县已对一万二千多名贫困村的干部进行这样的培训。二是运用本地典型,启发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一年多来,光是地委、行署总结介绍的这方面典型经验,就有五十多个。三是组织基层干部走出去参观,具体感受当今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眼界开阔了,传统观念打破,商品生产就成为人人喜爱的“香饽饽”了。沂南县铜井镇丰收村,昔日只在人均六分薄地上打转转,1984年人均收入只有四十五元,近一年时间却发生了大变化,办起了联户的混凝土构件预制厂,有了以豆腐、馒头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经商(包括走村串户收购地瓜干、酒瓶、鹅毛)的群众越来越多,农闲进城搞建筑、当小工的青壮年也为数不少。现在,全村从事工副业的劳力已占总劳力数的63%。前面提到的那个不愿种菜的沂南县中高湖乡上高湖村,如今不仅已将湖洼地全部种上了商品菜,而且村民朱兴才还买了一台生豆芽机,半年豆芽买卖做下来,已经盈利一千多元。
树立商品经济新观念带来的成果,还突出地表现在劳务输出的兴盛上。去年,山区六个县共组织近三万人外出搞建筑、运输,收入了三千万元。现在,山区六县和一些乡镇,都正式建起了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为贫困村提供信息、承包工程、洽谈业务。昔日安于蹲墙根聊大天、晒太阳的青壮年们,如今再也不愿在家闲着,可愿意远走他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