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上海出现智力密集型团体——发明者联谊会 为业余发明走向社会架桥铺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2
第3版()
专栏:

上海出现智力密集型团体——发明者联谊会
  为业余发明走向社会架桥铺路
本报讯 记者艾笑报道:我国第一个地区性发明者群众团体——上海市发明者联谊会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业余发明者把发明构思变为生产力,成为上海经济区有一定影响的智力密集型群众组织。现在已有几百个企业主动与之合作,广大发明者也把它看成自己的靠山。
我国实行专利法以后,发明创造这一知识产权受到了法律保护,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智力资源雄厚的上海地区,业余创造发明的势头明显增强,非职务专利发明申报数逐月上升,并超过了职务发明。然而,由于认识、习惯以及政策、组织上的一些原因,这些很好的发明创造,通常不易实施见效,置于被冷落的角落。中国专利局上海分局和与科技界有密切联系的《文汇报》,敏锐察觉到业余发明这一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上海市政府和工、青、妇等组织支持下,于去年12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市发明者联谊会。
联谊会成立八个多月来,收到发明者和单位来信一千八百多封,接待来访千余人次,申请专利和签定技术转让合同或意向书八十多项,成交金额五十多万元。通过新闻媒介推广普及的发明创造六十多项,并面向全市义务举办多种技术讲座。目前联谊会有以业余发明者为主体的个人会员三百多人,有中国科学院在沪研究单位、部属市属科研所及高等院校等三十多个团体会员。最近,联谊会还正式成立了资助非职务发明者申请专利的“专利申请基金”。
联谊会多次组织发明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带着成果到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广西等地考察;召开有发明者参加演示的信息发布会向外界扩散发明成果;利用各科技咨询公司的横向联系网络转让发明成果。这使许多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业余发明创造,通过联谊会脱颖而出。青年发明家谢建平研究的“聚烃纤维防缩剂及涂复工艺”技术及产品电缆包带、电缆隔离层、电缆衬心等,是我国“七五”攻关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谊会的推荐,其成果按国际标准进行了测试,找到了生产厂家,产品进入了美国、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年工程师马贤诚发明了一种能保护压缩机不损坏、可延长电冰箱使用寿命、并节电30%左右的家用电冰箱节电器。联谊会帮他宣传并选择三个生产厂家,这项为用户欢迎的产品,不久即能投放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