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宋家泰教授谈面对城市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对策 建立开放体系 莫再画地为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3
第3版()
专栏:

宋家泰教授谈面对城市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对策
  建立开放体系 莫再画地为牢
本报讯 记者周庆报道:9月18日,记者和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宋家泰在国土规划纲要讨论会上相遇。这位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外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的教授,已经七十一岁。谈起不愿呆在家里的原因,他说:“杂事太耗费时间”。看来,城市问题专家也逃不掉城市问题的困扰。
宋家泰教授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了高度发展的城市化时代,但带来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是一个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城镇数量、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开展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使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迫切性更加突出。
宋家泰教授认为,我国城市发展除了改造老城市的严重任务,主要是扭转长期以来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片面认识。一个城市的领导,往往注重的是追求产值,以为工厂越多越好,城市越大越好,形成了一种盲目的“大规划思想”,从而造成城市结构不协调,工业用地偏多,工业职工比重过大,生活用地较小,服务设施缺乏等等。在城市性质的确定和用地布局上,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往往是就城市论城市,画地为牢,跳不出城圈子,使城市同其周围地区失去有机联系;再加上城市管理体制的限制,这就形成了市内畸形发展、市区“边缘溃疡”的状况。城市与区域形不成整体,城乡间不是一个多层次、开放型的结构体系,内外矛盾,上下脱节,城乡分离,城市发挥不了其中心职能作用。
宋家泰教授近十年来悉心研究了上述问题,特别是结合近几年城市经济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区域”理论。该理论强调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统一起来,城市及其借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特点。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城市诸多功能中的主要功能)、城市发展规模(人口与用地)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显而易见,城市一旦失去了一定区域的经济集散范围,就谈不上发挥其中心作用了。我国各级不同规模的城市(镇),正是以其主要职能成为相应地域的经济中心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及其经济地域范围,构成了全国从上到下一套完整的经济区划体系,和完整的城镇居民点体系。这种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域最本质的特征。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正是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划的要求,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他说:“我去国外讲学,有的外国同行问,这样一种理想的体制,能实现吗?这说明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性、对于我国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城市机制,是缺乏了解的。”
当记者问到,目前我国三百四十三个城市中,95%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今后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什么时,宋家泰教授说,这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重大成就的一个方面,但这些规划还需不断修改完善。在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它们要扩大、深化为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编制,要纳入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中去实施,这也正是“城市—区域”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化。 (宋家泰照片系本报记者沈进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