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我国手表近期市场分析 去年我国手表产量四千一百多万只,社会销量四千三百万只。手表在我国已由普及的初期进入普及的中期和更新的初期,消费者对品种、档次、外观、花色和牌誉的挑选性更强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4
第5版()
专栏:

我国手表近期市场分析
去年我国手表产量四千一百多万只,社会销量四千三百万只。手表在我国已由普及的初期进入普及的中期和更新的初期,消费者对品种、档次、外观、花色和牌誉的挑选性更强了。
  高林
我国手表工业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1985年我国手表产量(不包括进口件组装表)达四千一百多万只,国产手表社会销量达四千三百万只。国产机械手表的内在质量已达到国外的同类产品水平。花色品种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5年女表已占手表产量的四分之一,日历表及自动日历表占近五分之一。
当前,手表市场的需求趋势如何呢?
戴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到1985年底,我国手表的社会拥有量为三点五亿只。按全国总人口平均,戴表率是34%,即平均三个人有一只表,按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戴表率是51%;农村总人口平均戴表率为22%,农村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戴表率为33%;城市学生戴表率为17%。以上调查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两个人才有一只表,农村中该戴表的人中还有70%的人没戴上表,城市学生的戴表率也很低。手表在国内的进一步普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和城市学生中的普及,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国产手表的更新周期需要缩短。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手表的使用寿命(即更新周期)是按十五年计算的,“六五”期间国内手表大约更新了二千五百万只,今后五年预计手表更新量将超过三千万只。旧表更新周期的长短与社会的消费水平直接有关,现在我国手表更新周期比发达国家长三至五倍。国内手表的更新周期将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表花色品种的增加而缩短,这是因为手表既是人们的计时工具又是一种装饰用品,人们在消费水平的许可条件下有不断要求变换、更新的需要。例如,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妇女手上仍戴着男式手表,随着衣饰的讲究,也将换戴款式适宜的女表;城市中“一人多表”的趋势也正形成,这都是促进手表更新的因素。
加快手表出口增长的步伐。我国手表产量现居世界第五位,已是世界主要产表国家之一。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手表出口,但至今在国际手表贸易量中所占比重甚小。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手表的出口,手表出口贸易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并给予手表出口企业在技术改造和经营方面以更多的优惠条件,预计今年手表出口量将比去年提高二至三倍,今后手表出口增长步伐还会加快。我国手表生产的装备、技术和产品内在质量都是有相当坚实基础的,只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造,使外观件生产有更强的变换能力并使石英电子手表生产尽快发展起来,我国手表出口的增长潜力是很大的。手表的出口贸易发展将会带动产品水平有更大、更快的提高,更加促进国内市场的活跃。
当然更应看到,手表在我国现已由普及的初期进入普及的中期和更新的初期,消费者对其品种、档次、外观、花色和牌誉的挑选性更强了。因而,进一步开拓手表的国内外市场不能只靠增加产量,必须靠产品质量和销后维修服务的优良而树立起的牌誉,必须靠不断推出适应各个消费阶层需要的、档次齐全、品种和款式花色多样的产品,这是今后引导扩大手表消费的根本之路。只要不偏离这个路子,近期国内手表销售将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