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阿拉伯也门在稳步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4
第6版()
专栏:

  阿拉伯也门在稳步前进
  李达思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屹立着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是古代阿拉伯文明摇篮之一,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全国面积十九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九百二十七万。也门人民具有反帝、反殖的光荣传统,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62年推翻了伊玛姆专制政权,建立了共和国。
二十多年来,阿拉伯也门执行了一个三年和两个五年发展计划。
最近几年,阿拉伯也门人民在政府领导下,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现在,这个国家社会安定,经济建设稳步发展。1984年,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为6%,人均收入五百多美元。1962年,该国只有三所初级中学,在校的中、小学生六千人,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学校五千多所,在校学生一百多万,比1962年增长一百六十七倍。文盲率大大下降。革命后建立的萨那大学是一所包括三十多个系的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一万多人。革命前,阿拉伯也门没有一家象样的医院,目前已有医院三十三家,医疗所二百三十五个。1962年只有一条长二百三十一公里的沥青路面公路,现有公路二千七百七十四公里,增长了十二倍,连接全国各主要城镇的公路网已初步建成。革命前这里只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如今拥有食品、建材、纺织、金属加工和化工等加工工厂,其产品可满足国内的部分需求,个别产品略有出口。目前粮食仍需要进口,但蔬菜、水果基本能够自给。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阿拉伯也门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开发石油和矿产资源。1984年7月,在马里卜—焦夫盆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本国生产石油的历史。今年4月,第一座炼油厂建成投产,年产一万吨,可满足国内石油需求的三分之一。第二座炼油厂即将动工,投产后国内石油可以自给。阿拉伯也门政府还计划修建一条长四百多公里的输油管道,预计1988年可出口石油。
多年来,阿拉伯也门实行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和鼓励侨汇的开放政策。政府一方面加强国内资金积累,鼓励一百多万侨民与工商业者向国内投资;另一方面,进一步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投入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近年来,针对世界经济呆滞和阿拉伯产油国石油收入锐减影响本国经济的情况,政府逐步采取措施,紧缩开支,压缩建设规模;实行“指导进口”、“指导消费”的贸易政策,在保证生活必须品进口的前提下,禁止进口奢侈品和本国能生产的产品,既节省了外汇,又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阿拉伯也门政府重视培养本国管理和技术人才,提出1986年为“人才建设年”,今年的教育经费占年度总投资的13%。越来越多的本国技术干部正在逐步取代外国技术人员。
此外,阿拉伯也门经济稳步发展,也是与它执行了符合国情的对内对外政策分不开的。也门政府对内贯彻“加强团结、发扬民主、发展经济”的方针,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参政,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对外奉行积极中立不结盟政策,实行睦邻友好,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
中、也建交三十年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在经济、技术、文教、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日益加深。我们相信,经过两国人民共同努力,这种友好合作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