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希拉克政府的减税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4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希拉克政府的减税政策
  郑园园
法国希拉克政府执政半年以来,推行振兴经济的自由化政策,做了两篇文章:一是私营化,二是减税。第一篇文章已经写了,经过几个月的辩论,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最后通过了私营化法律草案;第二篇文章也考虑成熟了——9月中旬,法国内阁已向议会提交了一个以减税为核心的1987年预算草案。
法国是个高税收的国家,税收增长速度也快。1976年,税收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7.4%,1985年达到45.6%。政府征收的直接税,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企业的税收和个人的所得税,二是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福利税。沉重的税收负担,显然不利于促进投资、刺激生产,有背于振兴经济。因此,减税的呼声在法国响了很久。1984年社会党执政时,曾制定减税3%的计划,但未能实现。希拉克出任总理之后,曾对报界表示:五至十年内,要把税收降低到37%。法国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七十年代不同,美元汇率下降,石油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下跌,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好的条件,因而为减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希拉克政府打算明年减税二百七十亿法郎,企业和个人均等地分享减税的好处。个人税中主要是取消巨额财产税、减少低收入者的纳税额,这样贫富两头可从减税中受益;企业的利润税将从50%降到45%,此外,还打算减少企业的专业税,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累进档次。
但减税对国家的财政平衡提出了一个难题:财政收入减少了,公共开支减不减,财政赤字升不升?希拉克声称要进行一场“里根式革命”,其实并无意照搬里根的“赤字财政”那一套办法。希拉克确定要坚持“压缩公共开支、限制货币流通总额增长”的方针,在减税问题上坚持“两线作战”,也就是说,既要减税,又要最大限度地压缩公共开支、减少预算赤字。
1987年的预算草案体现了“两线作战”的思想。在减税的同时,规定预算总开支的增加不超过1.8%,财政赤字限制在2.5%以下。在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同时,增加另外一些项目的税收,以补财政收入之不足,这是当政者经常采用的办法。社会党政府曾采取过提高汽油费、电话费的办法,希拉克则打算增加个人交纳的社会福利基金额,如将养老基金提高0.7%。这项措施,既含有对现有社会福利制度作某种改革的意向,又能节省国家的福利开支,一举两得。
但法国经济界的一些人士对“两线作战”也有某种怀疑。他们认为,税收和公共开支同时缩减,是一项危险的政策,因为开支的缩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减少,无法达到振兴经济的目标。只有减税的幅度大于公共开支压缩的幅度,减税政策才会有积极的效果。而现在,社会福利基金提高,地方税收也未减下来,企业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实际上减轻不了多少。
不过,在希拉克看来,减税不仅是目前世界工业大国的总趋势,也是当前法国经济增长政策的中心。减税政策倘能成功,将使多数派有更大的发言权,也将提高希拉克在下届总统选举中的竞争力。看来这一步棋希拉克是走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