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老年人的多事之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5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老年人的多事之秋
  北京市公安医院 袁克俭
“秋风起兮,感伤多矣”。对于多愁善感的老年人来说,秋天往往唤起旧事萦回等杂念,以致妨碍进食与睡眠。老年人胃肠消化与吸收功能减弱,口腔唾液及消化腺分泌减少,容易感到口腔干燥,胃酸稀少,上腹部堵满,肠蠕动迟缓,易引起便秘。基于此,老年人自身应多寻求生活上的乐趣,不妨多走亲访友,与知己者倾诉衷肠,以求得到他人的鼓励与帮助;消除不必要的心理(精神)方面的烦恼与郁闷。家庭成员对老人也应比平时更加关照,并多与之谈心,使老人抒发出内心深处的“积愫”。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进食和睡眠,还能防治老年性忧郁症等老年性精神病。老人白天可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感兴趣的活动,临睡前用温水洗脚,听听轻快悠扬的乐曲,这样能促进人体内β——内啡肽的释放,这种物质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能松弛头脑及肌肉的紧张性,进而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深度,减少作梦。
老年人对安眠药常产生依赖性,久服安眠药如同在将熄的火焰上泼冷水,会损伤神经细胞的活力。临睡时将下肢适当抬高,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可防治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浮肿等。
秋天温差大,晌午或热,早晚已凉,老年人鼻黏膜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均下降,常常染患感冒。如果发现老年人无精打采、神智恍惚而不发烧,应到医院照胸部X光透视检查,看看是否患了肺炎,病重者血压下降甚至虚脱,这是“老年性肺炎”的特征。所以,遇到老人具有感冒样症状表现,三天以上病情不见好转,不妨到医院看看是否合并有中耳炎、心肌炎、胸膜炎、流脑等疾病。统计学资料表明:天冷穿上坎肩,防护胸部受寒着凉,这对预防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很有好处。
秋天由于气流、气压、气温的变化,人体遇寒冷常常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偏高,血管容易脆裂;所以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症、中风等疾病的易发季节。
如果此期间老年人常感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则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弄清病因,早作治疗。若在睡眠中发现老年人神昏不醒,半身活动不灵,往往是得了脑血管意外,应在医务人员督导下护送到就近的医院救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