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谁适应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6
第6版()
专栏:随笔

  谁适应谁?
  塞北
如果有人问,联合国是一家股份公司吗?回答无疑是否定的。但是,美国的一位高级官员在谈到改革联合国的预算决策程序时,却要求“出钱多的国家应该有较大的影响”。这就有点象股份公司里谁控制的股份最多谁就享有最大决策权了。
联合国的预算决策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它牵涉到联合国能办多少事和把工作重点放到什么地方,以及什么事该急办,缓办、多办、少办以至不办等问题,也就是说,这涉及联合国的政治决策。所以,按照正常程序,联合国的概算应由秘书长编制,交由行政和预算问题委员会和联合国大会行政和预算委员会审查,后者提出的预算建议须经联合国大会批准执行。
联合国的正常预算以各会员国的会费作为资金。会费的比额由会费委员会主要根据会员国的支付能力定期提出建议,交由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作出决定。美国和一些其他发达国家提供的会费较多。这对于它们来说,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荣誉,因为这表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对联合国作出的贡献较大。
联合国是一个根据多数或三分之二多数作出决定的民主机构,这是它能够存在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根本因素。如果象这位美国官员所说的,由于联合国预算资金98%要由在预算决定中居于少数的国家提供,这些少数国家在预算决策中就“应该有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谁出钱多谁就有更大发言权,那实际上就是要让美苏两家对联合国的预算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向联合国提供会费较多的国家。这样一来,美苏对峙势必合法地引入联合国的决策过程,从而对联合国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独立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先后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并在联合国中构成一个稳定的多数,大国政治越来越行不通了。美国对这个它大力参与创造的国际机构所发生的变化还不能适应,对自己常常处于少数地位总觉得别扭,这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是该由美国去适应联合国的形势呢,还是要让联合国去适应美国。这恐怕是那位美国官员需要首先加以解决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