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为中国古代文明欢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6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为中国古代文明欢呼
  本报记者 李云飞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即将在英国、美国、法国出版发行。这是一本为古代中国创造精神欢呼的书。9月22日,中国驻英大使胡定一在使馆为此举行酒会。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作者罗伯特·坦普尔、出版商和胡定一大使都在酒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本书可说是李约瑟博士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缩写本或者普及本。李约瑟博士五十年来与其助手们一起倾心钻研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地论证了四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史》计划要出二十五卷,现在全书虽未完成却已成为世界名著。
李约瑟博士原来是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研究胚胎学和生物化学的。据他自己说,1937年他在剑桥生物化学实验室结识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鲁桂珍等人,并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一些中国古代文明的情况,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的作者坦普尔,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东方学和中国哲学,1966年毕业后当过科技记者,并撰写科技书籍。1984年,他感到有必要为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一个普及本,以便尽快地在全世界传播这方面的知识。他的想法得到了李约瑟博士的赞同和支持。
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正如坦普尔所说的,目前无论是西方或东方,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人并不很多。李约瑟博士也指出,以往提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时,人们往往只知道四大发明,其实远远不只这些。坦普尔认为,在现代世界赖以存在的重大的发明创造中,有一半来自中国。他在书中从农业、天文、工程、数学、医药、音乐、军事等领域列举了一百项这样的发明。这本书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包括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尚未出版部分的一些内容。该书所提供的事实向世界表明,在长达一千五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在科学发明成就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更引人思索的还不是这些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李约瑟和坦普尔在研究中都提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远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中国就具备了发展现代科学的基础,但是中国人却没有能够利用自己的巨大知识宝库;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是建立在中国人的知识基础上的,但前者超过了后者。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历史的倒转”。李约瑟博士认为,这正是促使他潜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动力。他在为《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这本书写的序言里作了解释。李约瑟认为,发生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科学技术革命是伴随着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复兴而来的。如何认识这种现象?他的看法是:神学家可能会认为宗教改革是主要因素;旧式的科学家自然会认为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别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者当然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是主要的原因。他接着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的封建社会与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远比欧洲漫长的中国封建统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革故鼎新,肃清封建影响的今天,李约瑟博士的话更发人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