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一位献身事业的女工程师,只因给领导违背科学的做法提了一点意见,被罚去看大门,被嘲弄和围攻,被诬为“疯子”,险些走上绝路……这就是: 发生在上海的“李芳兰事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8
第3版()
专栏:

一位献身事业的女工程师,只因给领导违背科学的做法提了一点意见,被罚去看大门,被嘲弄和围攻,被诬为“疯子”,险些走上绝路……这就是:
发生在上海的“李芳兰事件”
  新华社记者 邬鸣飞
洁净的水,是上海市民的生命之泉,也是上海工业部门的主要命脉之一。为了改善全市水质,千百位水处理专家正日夜攻关。然而,在上海市工业用水技术中心,女工程师李芳兰却因对工作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而遭到本单位少数负责工作人员的百般压制和打击,被剥夺了工作权利,逼得她几乎走上绝路。
去年春天,李芳兰正在进行“甜叶菊甙浓缩”试验。上海市工业用水技术中心的顶头上司——市化工局所属的化工装备公司的一位经理未经任何手续,擅自将外单位的其他样品也拿来试验,使实验设备受损。李芳兰对这种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又违背科学的做法提了意见。加之她过去也向领导提过一些意见和建议,从此便接二连三地遭到所在单位领导的冷落和打击。她交给领导的开题报告被“丢失”了,要求做课题的请求石沉大海。不久,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李芳兰又被莫名其妙地排挤出“甜叶菊”课题组,只好在试验场所看大门。
同年12月20日,技术中心决定召开“甜叶菊”课题预审鉴定会。李芳兰认为这个课题离鉴定尚有距离,有关领导就不让她参加,直到其他几位工程师提出强烈异议,才临时把她叫来。会上,李芳兰实事求是地提出这个项目试验的时间不够,所得数据还达不到鉴定的要求,建议先作阶段性总结。她当场遭到嘲弄和围攻。会后,李芳兰气愤交加,昏倒在地。
李芳兰被送往医院抢救时,个别领导竟向医生说李有“癔病性格”。第二天,他们又到处散布“李芳兰癔病大发作”。后来,李芳兰又被说成是患了“精神病”。今年3月15日,技术中心领导在宣布中层干部任职及工作安排时,又唯独将李芳兰闲置一旁。
几个月间,这位女工程师竟被诬为“疯子”,失去了科研工作的权利。
大量调查表明,四十四岁的李芳兰是一位很有事业心的科研骨干,她长期从事高分子分离膜及高度水处理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过三十多篇论文,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和同伴一起研制的离子交换电渗器荣获上海市1983年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2月,李芳兰从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奉调到工业用水技术中心工作。为了早日改善水质,她放弃节假日休息,热情为中心撰写了工作计划。同年10月,她被派往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进修。在异国他乡,李芳兰刻苦学习,还用亲戚送的外汇买了专业书和资料。回国时,她没买任何私人物品,却带回了一百三十多公斤的书籍。
许多熟悉李芳兰人品的科技人员说,李工是一个看事业重如山、视个人利益淡如水的人。她家里住房紧,煮饭炒菜在门外几乎是“露天作业”,但她从无怨言。丈夫患重病,她没向组织提一句要求照顾的话,默默地自己克服困难。前不久,她还与另一科技人员一起,把两人利用业余时间合作研制的隔膜式净水器的一万元技术转让费捐献给市科协。为这事,有人又说她是“神经病,要不怎么会捐这么多钱!”
李芳兰甘愿为祖国科学献出一切,却处处挨整。她痛苦万分。一次次,她到市化工局等部门含泪上访,可是问题总是不能解决。在无数次投诉无效后,一天晚上,李芳兰哭着准备投黄浦江自尽,被丈夫和女儿苦苦拉回家里。
这位女工程师的不幸遭遇,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工业用水技术中心内外许多同志投书和走访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要求为李芳兰伸冤。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市经委、市工业党委、市科技干部局及新闻单位迅速派出了调查组。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终于弄清了“李芳兰事件”的来龙去脉,一致认定,这是一起严重迫害知识分子的典型事件。
上海著名律师李国机了解并调查了这个案子后,拍案而起,和另一位律师范方强一起向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迅速处理这个案子的法律意见书。
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为什么给领导提提意见竟会遭受如此厄运?李芳兰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有关部门装聋作哑,对有关责任者长时间不作处理?这样一起是非分明的事件,难道还要市委领导同志乃至中央领导同志过问才能处理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气的今天,在经济发达、人才集中的上海,这一个个问号,难道不需要某些领导干部深思吗?
(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