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银幕上的相识与借鉴——“瑞典电影回顾展”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9
第7版()
专栏:影评

  银幕上的相识与借鉴
  ——“瑞典电影回顾展”观感
  李恒基
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瑞典电影回顾展”正在北京举行,还将先后移往长春、西安、上海。“回顾展”映出1913年至1984年之间十四位瑞典电影名家的三十部影片,对瑞典电影七十余年的历史作了一次系统性的回顾,这在中瑞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可以说是一件空前的盛举。
瑞典电影早在本世纪初的无声片时期就形成了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瑞典学派”。风格豪放的斯约斯特洛姆和感情细腻的斯蒂莱都擅长表现斯堪的纳维亚的壮丽山川,他们使自然风光同人物的激情融会而贯通。这次“回顾展”映出的五部瑞典早期影片,能使我们一睹“瑞典学派”的历史风采。有声片的出现曾使瑞典电影长期陷于困境。这不仅是由于瑞典语的通行范围有限,不利于国际竞争,还因为美国好莱坞罗致人才,导演斯约斯特洛姆和斯蒂莱连同才华初露的女演员葛丽泰·嘉宝,统统被好莱坞重金聘去。上述两位导演在美国失掉了用武之地,因为他们的艺术毕竟是属于瑞典民族的。
在瑞典电影长达十余年的沉寂期始终坚持惨淡经营、并使瑞典电影逐渐复苏的,是古斯塔夫·莫伦德。他在1936年拍摄的《插曲》曾轰动了美国;影片女主角英格丽·褒曼也受到好莱坞制片人的欣赏。结果这位瑞典天才女演员又被好莱坞挖走。瑞典电影到四十年代才真正得到转机,一般认为转机的标志是1944年阿尔夫·斯约贝格导演的影片《苦闷》。
值得庆幸的是,“回顾展”为我们提供的西方现代电影大师之一英格玛·伯格曼的影片共十部之多,这个分量是恰当的。因为是英格玛·伯格曼使瑞典电影出现了继“瑞典学派”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伯格曼把瑞典电影重新引进世界电影的艺术殿堂并占据举世瞩目的席位。
英格玛·伯格曼自称把电影看作与观众进行“以灵魂对灵魂”交流的手段。所以,他的影片不再强调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致力于“理”同“情”的巧妙结合,通过娴熟的电影语言来探讨、阐明和思考同人生有关的许多重大而深奥的哲理,并从怀疑上帝的存在发展到彻底否定上帝。这种探讨、阐明和思考,虽然以抽象的哲学概念为中心内容,却并不从思维和概念出发,而总是努力以生动的形象出之,借助隐喻、影射、象征去表现。他不要求观众理解他的影片,只希望观众有所感觉,从感觉中体会影片的哲理。观众的感觉有时可能误解影片的主旨,他并不在乎,因为他认为这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在1972年摄制的《呼喊与细语》中,他试图使影片成为一面镜子去照出自我,从而说明在他周围的世界中,人人都是“从谎言出发”,“都是那样肤浅和充满虚荣心”。
“回顾展”还映出了以严厉批评伯格曼“脱离实际”而著称的另一位瑞典电影名家维德伯格的三部影片:《乌鸦居民区》、《屋顶上的人》和《玛佑卡来的人》。这三部影片都如他自己所声明的那样,以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的生活为题材。此外,导演扬·特罗尔则善于用细致的笔触再现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瑞典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的影片《生活的火花》和《鹰翔》在写实风格中流露出浓郁的诗意。女导演柴特琳的影片《恩爱夫妻》则从女性的立场探讨西方现代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问题。导演格列德的影片《雨果和约瑟芬》更以儿童的观点把世界描绘成童话和现实相结合的虚构世界。他们各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构思,但他们的作品都打上了鲜明的瑞典民族的标记。
这些影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手法反映了瑞典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痛苦和欢乐、苦闷和希望、探索和追求。通过这次“回顾展”,我们不仅能对瑞典电影的发展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从中得到艺术上的有益的借鉴,而且我们更能借此增长对远隔万里的瑞典人民的认识。这对于加强中瑞两国电影艺术家们的艺术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