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三年而后颂声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1
第4版()
专栏:

三年而后颂声作
卢绍武
封建时代的吏治,州、府、县官一般是三年为一任,任期届满,便要调离。老百姓的反映如何,是传“颂声”还是传“墨声”,大体上可以作为这个官员在任期间品行好坏、政绩优劣的鉴定。所谓“民心可鉴”,自有其客观的和必然的道理。
封建地主阶级是一个剥削阶级,封建官吏整体上是一个剥削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民众对这个剥削层的鞭挞和针砭。但是,在封建官吏中,也有不少立朝刚正,为官清廉,体恤民生,锐意兴利除弊,干一番事业而卓有政绩者。这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正气和骄傲,为历代所传诵。
清代有一位名叫钮琇的学者在《觚賸》一书中说到,他在任职河南项城县知县时,其上司徐立斋宪台曾以手书相赠,提醒他作为老百姓父母官的,要“节用爱人”,始终要“与民疴痒相关”,并以昔贤为政“三年而后颂声作”相勖勉。这封书札,被钮琇当作“训吏名言”置之座右,笃行不渝。他关心民瘼,操守清廉,直至病死于广东高明知县任内。
“三年而后颂声作”,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民众的赞颂之声,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作”出来的。只有公道正派,关心民众的切身利益,解除民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为社会和人民办几件好事,才能得到民众的信赖和赞扬,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刺史的任上,遍访民间疾苦,发动民众重修六井,筑堤立闸,兴修水利,使西湖一带的百姓解除荒旱之苦,“渐兴富庶之风”。据清代古吴墨浪子的《西湖佳话》描述,白居易三年任满返京之日,杭州“合城百姓,感他三年恩惠,若大若小,皆来拥着马头相送”。
另一位大文学家、宋代的苏东坡也曾在杭州当过知府。他到任后,体察民情,措置有方,使当地百姓相继度过旱灾、水灾和大饥的劫难。尔后,苏东坡勘踏地形,再修六井,开挖葑田,根除西湖一带的水患,并以葑草淤泥填筑一条长堤,贯通西湖南北三十里,堤之两旁,遍种桃柳芙蓉。“自此之后,西湖竟成仙境”,百姓受惠很深。苏东坡三年任满离杭,“百姓感他恩德,人人垂泪,甚至人家俱画像供奉”以纪念。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吧,今天,深圳、珠海等地受聘新上任领导干部的任期,恰好也是三年。今天的三年与古时的三年并无两样。但是,今天各级干部肩负的四化新时期改革与开拓的重任,空前地繁重和光荣。这三年时间,更显得宝贵,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来的建树,应该比前人更多。强烈的事业心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乃是当好人民公仆的根本前提。
三年而后,“颂声”是否“作”起来,这不是一个“公仆”需要考虑的,而需要考虑的是,在这三年任期内,应当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些什么,怎样才能奉献得更多、更好。如果“新官”上任之后,沉湎于权欲的满足感,出入于迎来送往的交际场,悠悠乎乎,松松垮垮,那么三年时间就会稍纵即逝,无有建树;甚或少数人利用新的职权,牟取私利,干出与自己的职位不相称的事情,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那就更为错误了。
清代顾公燮的《丹午笔记》载,乾隆四年,山东巡抚徐士林在沧浪亭悬一堂联云:“三秋刚报赛,休辜美景良辰,请先生闲谈谈,问地方上士习民风,何因何革?五簋可留宾,何用张灯结彩,教百姓都看看,想平日间竞奢斗靡,孰是孰非?”这副对联,情真意切,使人警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