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替服装向面料提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3
第2版()
专栏:

替服装向面料提亲
本报记者 莫新元
编者按:服装生产与面料供应相脱节,反映了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某些缺陷。由于“条条”的分割,目前,服装生产基本上归轻工系统,面料生产基本上归纺织系统,双方相互封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由服装行业自己去搞面料,或面料行业自己去搞服装,那是“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子,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事倍功半的办法。出路应该是让服装与面料行业携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服装为龙头,通过开展服装企业与印染、纺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既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印染、纺织等行业的发展,一举数得。
只要在市场上转一转就可发现,面料称心、款式新颖的服装,常常被一“抢”而光,而那些面料陈旧、款式呆板的衣裤,则挂在货架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相当一批持币来购的“美的追求者”,不得不遗憾地转身而去,到个体服装摊贩那里去寻求中意的货色。当前符合服装生产需要的面料太少,几乎每一个服装厂都为此挠头。去年上海服装研究所共设计新服装款式三千多种,其中半数可以内销,只是由于缺少适合的面料,大都束之高阁。
出路何在?大连市服装工业公司的做法,颇给人以启示。去年以来他们打破部门、地区界限,以各种形式与本省及全国各地的十几家纺织企业挂钩、联合,初步建立了丝绸、化纤、混纺及纯毛面料的供应基地。这些定点面料供应基地的建立,解决了全公司内销服装所需面料的60%,同时,由于面料品种花色对路,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服装行业不够景气的情况下,这个公司经济效益仍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当前服装行业为什么感到面料紧缺呢?有两个原因。一是服装行业的“身份”变了。过去,服装行业基本上是生产加工型的,面料由商业部门计划供应,工厂按样加工,产品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除了能否如期交货,厂长别无它虑。现在服装厂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固定的原料渠道没有了,“太平饭”吃不上了,厂长不得不夹起皮包,投入到市场的汪洋大海之中。二是消费需求变了。“一衣多季、老少同装”变成了“一季多衣、各求所好”。新,美,多样化,多功能,还要个性化,已经成了当今的衣着潮流。
现代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是造型、色彩、质料,其中面料就占了两个。仅仅根据现有的面料搞服装设计,设计水平无疑打了很大的折扣。现在,人们向服装行业皱眉,服装行业也自然要向面料行业告急了。而面料若不转换成服装,相当大的部分也就只有“库存价值”了。
服装生产与面料生产联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服装厂有了稳固的原料来源,同时也意味着面料厂有了可靠的销售渠道,有利于双方;再加上中间环节减少,成本降低,有利于消费者,真是皆大欢喜。更重要的是,变分头设计为服装厂统一设计,既避免了重复劳动,也提高了产品身价。大连衬衫厂去年同金州纺织厂、沈阳第一印染厂、锦州印染一厂联合,由大连衬衫厂设计花型,面料厂组织生产并保证独家供应。这个厂用自己设计印染的面料生产出的异色边男衬衫,风靡东北市场,创造了一种产品销量百万件的纪录。
当然,面料生产厂与服装厂一联合,就会发现其中既有甜头,也有苦头,单是多品种、小批量这一要求就令人难以接受,殊不知服装厂也有难处,因为这是当今市场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