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女子包车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3
第2版()
专栏:

女子包车队
本报记者 林荣强
8月2日晚十时半,从包头开往北京的264次列车四号卧铺车厢里,人们挤得水泄不通。由于车站工作的疏忽,出现了三十个重铺。三十个铺位前,站着六十位手持卧铺票的旅客。先上车的旅客占着铺位不动,后上车的旅客挥舞着卧铺票要求上卧铺休息。旅客代表向列车长提出了强硬的“谈判”条件,还有的旅客怒气冲冲地扬言上告。这时,只见一位女列车长走了过来。她请人先扶两位年老体弱的旅客去休息,又心平气和地同旅客们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她让出了自己的铺位,许多已经休息的不当班的列车员、乘警、乘务员也腾出铺位让旅客休息。风波很快平息下来。有些旅客过意不去,邀请列车员上铺歇息,原先扬言上告的旅客也佩服地说,女列车长“遇事不慌,有大将风度”。
这位女列车长名叫刘亚丽,她和另一位女列车长崔治玲都才二十三岁。她们脸上稚气未脱,却有效地领导着一个四十多人、相对独立的集体,每天要临机处理上千旅客提出的问题。
她们所属的263/264次直快列车包车队是全国第一个女子车队。去年4月成立,全队四个包乘组有一百六十四名女职工,平均年龄二十五岁。车队成立一年多,多次被评为包头市、呼和浩特铁路局和全路的先进集体。
女子车队组建后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人情关”。开车的头几天,就接到上级、同事、熟人乘车要求“照顾”的条子一大把。有的人认为女孩子好面子、好说话,有了事赶前错后偏偏要坐女子车队的车,要睡的舒服,又要吃的便宜。车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只认票不认条,坚决闯过“人情关”。
女子车队的职工将近一半刚当了母亲,家务事多,这就要过“家庭关”。车队长汪素琴的爱人常年跑通勤三班倒。汪素琴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全靠挤时间,从来不误队上的事。一年来,车队党组织同职工谈心四百多次,家访三百多次,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要创一流车队,人员就要有一流的业务素质。车队对职工的标准化业务培训抓得很紧,还总结出乘务工作的疑难问题一百例及解决的办法,印发到每个职工手中。最近,全队有近三十名职工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练功比武,都取得了名次,其中文明用语、英语会话、日语会话等项获得了第一名。
女子车队的姑娘们以自己的耐心、热心和诚心赢得了旅客的赞赏。组队不到一年,就获得旅客表扬信一万六千多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