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介绍《孙中山哲学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3
第5版()
专栏:

介绍《孙中山哲学研究》
李吉奎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一个研究孙中山的热潮,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著相继问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江明主编,张磊、吴熙钊、周燎刚参加编写的《孙中山哲学研究》一书,就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孙中山既继承了我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又吸取了近代西方哲学的积极成果,并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对孙中山哲学的基本特点,学术界一般仅仅论述它以“行”为基础的实践性,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的科学性,该书除了肯定这两点之外,着重指出它具有哲学与政治伦理道德密切联系的特性。由于孙中山专门的哲学论著不多,因此,透过政治实践来认识和探讨他的哲学,是研究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该书既肯定了孙中山哲学思想中的积极部分,也指出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例如,在肯定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时,也指出这种唯物主义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唯心主义的杂质;在肯定他的“先有事实、后有言论”的唯物主义知行观,阐明知行的辩证关系,要求“知”的正确与否应以“行”的证明来检验,把唯物主义认识论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时,也指陈“行易知难”学说具有消极因素和历史局限性,指出他对知行关系的理解,知与行发展历史的划分,也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在肯定他的进化发展的辩证思想时,也指出这种辩证思想的不系统性和形而上学杂质。作者认为,孙中山二元论的民主史观,是“因袭”、“规抚”和“独见”相结合的产物,对它要作具体分析;虽然它错误地批评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但也有个别历史唯物主义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