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市场并非“一放就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4
第2版()
专栏:

市场并非“一放就活”
本报评论员
农副产品价格的放开,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但有些产品价格放开以来,不少地方的产销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协调现象。例如,羊毛一放开出现了“羊毛大战”,粮食一放开出现了粮食封锁。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应该怎样看待它们?今天本报发表的有关湖南对生猪实行封锁的调查说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组织市场、建设市场的新任务。
所谓组织、建设市场,就是在改革计划经济旧秩序的同时,建立一套新的社会主义市场运行秩序。这是一件非常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过去几年,随着农副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市场调节的范围已逐步扩大。各地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和价格放开,并不等于市场机制的建立。我国商品经济长期中断,市场交换很不发达,现在农村要从半自给经济转向商品经济,要建立一个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实行多渠道经营以后,市场规则如何制定?原有的利益分配结构打破了,在新的情况下,如何协调这个部门与那个部门,这个地区与那个地区,这一部分人与那一部分人,国家与集体,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随着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价格、税收、利润等经济杠杆如何协调发挥作用等等,都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只有在放开的同时,认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做到边破边立,边改造,边培育,最终才能减少各种摩擦,逐步建立起一个既活跃又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新体制。
有些同志以为搞市场调节就是听凭价值规律起作用,“一放就活”——只要价格一放,市场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想法。市场经济决不是无需规则、无需组织的经济。即使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市场也离不开一定的调节。当然,组织市场,决不是说可以对市场随意加以干预;而是说,要通过我们的组织工作,使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得以形成。做好这种组织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适应市场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真正懂得市场。目前,许多同志对市场还知之甚少,跟不上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这种情况应当首先加以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