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矮树丰果——我国矮化苹果发展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6
第2版()
专栏:

矮树丰果
——我国矮化苹果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陈满正
我国矮化苹果六十年代从国外引进良种,七十年代开始繁育。目前,一批矮化良种已在山东、辽宁、河北、陕西、北京等省市得到发展。山东是发展较快的一个省,仅烟台地区已繁育五万亩。
矮化是当前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它早产,丰产,抗病性强,适宜密植,便于管理和更新。有些国家早已利用矮化苹果的优势,多次更新换代,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我国从二十年代引进乔化苹果良种后,几十年一贯制没有更新。它的缺点是生长慢,结果晚,树型高大,管理不便,许多品种已经退化。发展矮化苹果,适时更新换代,已是一种趋势。
矮化苹果有两种:一是矮化中间砧,即将一株苹果树分为三段繁育嫁接而成:树根为良种海棠砧,树腰嫁接抑制生长的中间砧,中间砧上再嫁接优良品种。二是短枝型。记者在山东省文登县亲眼看到矮化苹果树的巨大优势:五年生就进入盛产期,亩产达一千五百公斤,八年进入顶盛期,亩产可达五千公斤。而同期的乔化苹果树,五年还未挂果,八年进入挂果期,二十年后才进入盛产期。该县米山乡姜格庄村1982年春定植的四十六亩中间砧苹果树,去年(第四年)遭受了九号台风袭击,亩产仍获四百一十公斤,果子色泽鲜艳,甜中微酸,个大,全部果实被上海的宾馆买去。
我国繁育的两种矮化苹果树,效果都很好,但果农偏爱短枝型。它的特点是:枝条粗壮节间短,树体矮小冠丰满;萌芽率高成枝差,叶片浓绿肥厚大;叶片成簇果成串,全部靠近大骨干;修剪简化容易管理,适合密植早丰产。矮化中间砧苹果树,也具有上述优势。但短枝型更适合旱薄地、山坡地栽培,对水、肥、土壤条件要求较低,省工省时,只需一次嫁接,即可产果。不足之处是它的果实风味较差,不如中间砧。总之,两种矮化苹果各有所长,都应发展。
当前,我国的苹果树,乔化果树仍占90%以上,要充分认识推广矮化苹果树的意义,并做好繁育良种果苗的工作。山东招远县苹果快速育苗技术已在全国推广,辽宁省熊岳果树所应用培养基研究成功了苹果无性营养繁殖,都为我国矮化苹果繁育良种苗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因广大果农需求良种苗数量大,目前仍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在种植季节,有些苗贩还在产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高价出售,欺骗果农。因此,加强良种苗木的统一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