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时间差”也是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06
第2版()
专栏:在商品经济大课堂里

“时间差”也是资源
张怀京
(山西是煤铁之乡,许多人一提起资源就是煤、铁;说要发展商品生产,就想到挖煤炼铁,好象只有这两个“黑子”才能赚钱。其实,资源多得很,只要动脑筋,遍地是黄金。阳高县开发的资源,竟是“时间差”。——编者)
山西省阳高县是无煤县,与雁北地区多数县相比处于劣势。然而,这里盛产蔬菜、水果和土豆,尤其是蔬菜生产,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全县二百八十多个村,大部分能种菜,也会种菜。可是,光有生产优势而没有市场优势,产品优势还很难转化为商品优势。
1982年,这个县的鳌石乡了解到一个信息:一河之隔的河北省阳原县小石庄村,种四角青椒运销北京,亩收入五百元以上。他们从中得到启示,当年就有三个村种了七百亩青椒,向北京提供商品菜二百万公斤,收入三十余万元。
鳌石乡的经验,使县领导很受启发,他们循径到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决定打“时间差”,在全县发展蔬菜商品生产。回来后,一边派人进京联系销售,一边着手组织生产。1984年就和北京签订了二千五百万公斤蔬菜的合同。
阳高县距北京三百五十公里,蔬菜进京又促进了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的发展。就拿编织来说,光装菜篓子一年就要编十五万只。
近两年,阳高县的“时间差”越打越顺手:1985年三千七百多万公斤,收入五百二十五万元;1986年,签订了四千六百多万公斤合同,预计可收入六百五十多万元。今年,阳高的“时间差”有了新的发展,又和上海、武汉、广州、南宁这些南方城市拉上了供菜关系。
(发展商品生产要知己——掌握当地优势,知彼——市场需求,选择最佳“战略战术”,这才能使自然优势变为商品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编者)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