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地理学家程鸿谈综合科学考察面临的新形势 光靠标本已难以得出结论 考察尤需高层次综合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10
第3版()
专栏:

地理学家程鸿谈综合科学考察面临的新形势
光靠标本已难以得出结论 考察尤需高层次综合分析
本报讯 记者周庆报道:在即将开始的西南国土资源开发战略科学考察中,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程鸿将主持总课题研究。这位长期从事综合考察、获1986年度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的科学家概括当前综合考察面临的形势是:任务已发生重大变化,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面临新的挑战。
程鸿说,三十年来,全国由综考会组织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已有三十多次。每次参加考察队的人数,少则一二百,多则四五百。这些考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以边疆和偏远地区为主,那里经济落后,交通困难,资料缺乏,情况不明,除少数例外,考察任务多以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为主,要求深入实地,取得第一手资料,探讨考察地区开发的各种可能性。这些考察对于全面掌握国土资源情况和区域开发条件,帮助各级领导进行决策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科研人员的成长作出可贵的贡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象生物学和地学的许多专业人才,都曾由此获得野外工作的基础锻炼,进行了深厚的科学积累,培养了科研组织管理的能力。已有不少考察队员被选拔到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本专业知名科学家。考察也帮助一些学科领域得到发展,如中科院设在兰州的沙漠研究所和冰川研究所,就是在当年考察队基础上建立的,现已成为国际上影响很大的科研机构。
谈到当前要开展的考察,程鸿说,现在的考察不仅要去边疆落后地区,也要去内地,去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不仅考察农业资源,而且包括工业、交通、能源、第三产业。过去的考察,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主,所以要下河抓鱼,上山捕捉野生动物,多处采集植物标本等等。如今,要转向已开发地区,重点已不是资料的从无到有,而是在充实资料和当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层次的综合分析;不仅要对各项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而且要联系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更广泛的因素,提出相应产业或项目的开发建设意见;不仅要对一个生产部门进行研究,而且要对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要对局部地区的发展提出看法,而且要从国家全局出发对各地区的横向结合找到有效途径。八十年代的综合考察还要引进新的科学思想、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总之,综合考察面临新的形势,亟待有所创新和发展。
程鸿说,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的西南综合考察,由当地和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三方集资进行,共有二十二个分课题。西南地区的川、滇、黔、桂、渝,对考察寄予殷切希望。与此同时,由综考会组织的黄土高原、南方山地、新疆综合考察,都在进行中。我们的考察人员,要迎接挑战,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当作摇篮,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尤其是综合分析的能力。可以期望,一代具有战略头脑、目光四射的新型科学人才将从中诞生。(程鸿照片系本报记者沈进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