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治浪费顽症需动大手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11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治浪费顽症需动大手术
淮海水泥厂在建设过程中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并非绝无仅有。但时至今日,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还没有根本解决,可以说已成为一种顽症。要根治这种顽症,我认为必须在两个制度上进行改革。
一是改革现行的干部任用制度。我国现行的干部制度还很不完善,比如组建一个基建项目的领导班子,往往是全凭主管领导者的一句话,或者是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级别,在相应级别的干部中选调。这种做法不符合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如果在配备领导班子时,上级部门注意审查一下所用干部的“资格”条件(包括政治、文化、专业、能力、经验等),并在任命后进行实绩考察,适时撤换和调整那些不称职的干部,这样就会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同时,要使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推举他们信任的人担任领导,罢免那些实践证明是不称职的干部。
二是改革基本建设吃“大锅饭”的制度。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大锅饭”制度是目前不少建设项目的工期一拖再拖、预算一加再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定要推行经济责任制。谁负责筹建,谁就要同国家签订筹建合同,对建设工期、预算资金使用、设备材料管理等事项,都要详细标明双方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合同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效力。那种因管理不善和瞎指挥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由签约人员全部负责。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国家建设项目的按时投产,使投资真正发挥效益。
苏州大学 陈旭东
编者按:位于江苏徐州市北郊的淮海水泥厂投产日期一拖再拖,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长期以来无人追究?这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对此,读者在来信中作了探讨。这里选登的几封来信,有的从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上作了分析,有的提出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机构如何完善管理职能、改变工作作风,以及法制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等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