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武汉市艺术研究所调查表明:民族艺术形式仍受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11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武汉市艺术研究所调查表明:
民族艺术形式仍受欢迎
武汉市艺术研究所从去年年底以来,就当今舞台艺术的现状,采取分类填表、开各种座谈会、在报纸上开展讨论等方式,在三千多不同阶层、职业和年龄层次的观众中,作了一次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为切实可信的数字和信息,为探讨当前舞台艺术的发展趋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在今天仍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如我国观众最多的戏曲剧种京剧,它的爱好者就占三千多被调查观众的四分之一强。而且老年和青年观众的比例几近相等,占优势的却是五十岁上下的中年观众。其它如湖北的地方戏曲楚剧,它的爱好者略高于京剧;而越剧的爱好者,则接近被调查观众总数的三分之一。至于音乐和舞蹈,民族歌曲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外国歌曲,约为二与一之比;民族舞蹈的爱好者,也略高于外国舞蹈,只是民族器乐,略低于外国的交响乐。
爱好戏曲的观众既然不少,为什么剧场上座率却不高?观众反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艺术欣赏者——审美主体来说,工作学习太忙、家务事多、交通不便、买票困难、消息不灵、票价嫌高等等,都影响很大一部分观众进剧场。仍以京剧为例,五十岁上下的中年观众就抱怨“工作、学习、家务事太紧张,难得享受京剧艺术。”对艺术本身——审美客体而言,剧目贫乏、形式陈旧、没有好戏好演员,是绝大多数观众的意见。他们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十分优秀的演员和高质量的戏,我们是不愿出门去光顾剧场的。”
调查结果还表明,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开展,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社会观念、审美观念确实在发生着变化,文艺审美功能作用于他们心理要求的更多是娱乐,其次是认识和教育。象在“你看演出是为了什么?”一栏里,填“欣赏艺术”的人次为54.6%;填“增长知识”的为42.2%;填“接受教育”的为23.6%。在剧目题材的选择上,填侦破、公案一类娱乐性较强的戏的观众数字则遥遥领先;其次是家庭伦理和爱情婚姻。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千多被调查的观众中,希望舞台艺术更多反映社会问题的人次达到一半,明显表现出人们对当前社会变革的关注。在艺术样式、风格等方面,喜剧比之悲剧、正剧,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达到调查总人次的64.8%;那些流行歌曲比之其它音乐、舞蹈,也更受欢迎,为总人次的55.9%,这些都说明今天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心理在朝着求变、求新、求自娱的方面发展。
(伍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