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大豆生产十多年来病害严重,广种薄收 陈延熙、胡吉成等科学家建议 加强技术推广严格检疫种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12
第2版()
专栏:

大豆生产十多年来病害严重,广种薄收
陈延熙、胡吉成等科学家建议
加强技术推广严格检疫种子
本报讯 记者杨传春报道:粗种粗管,使我国的大豆生产十多年来不但一直低产量、低效益,而且年年都因病害严重损失巨大。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陈延熙教授、吉林省农科院院长胡吉成研究员建议:加强技术推广,严格检疫种子。
我国的大豆病害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大发生的,仅据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安徽、山西六省统计,因大豆病毒病的危害,每年要损失两亿多公斤大豆。去年黑龙江省发病一千多万亩,占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减产一点五亿公斤。由于防治病害工作一直得不到重视,大豆孢囊线虫病等已蔓延到南北豆区,情况较严重。
十多年来,在大豆病害日趋严重的同时,防治病害的科学技术是日益发展的。除了化学防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外,北京农业大学生防室还研制出可以防病增产、无污染、低成本的“增产菌”,开辟了生物防治的新领域。遗憾的是,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推广。
提高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当务之急,一是各级农业领导部门要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加强对大豆病害的预报预测,并按照新技术的要求,改变耕作方法,适期播种;二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规,检疫种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