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以农业为依托 靠加工业开路 广汉县形成生产流通良性循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16
第2版()
专栏:

以农业为依托 靠加工业开路
广汉县形成生产流通良性循环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谷翔、彭自襄报道:“地下无矿,地上无林”的传统农业县——四川省广汉县,以农业为依托,靠加工业开路,工农业互相渗透,形成生产与流通的良性循环。
广汉县于1983年明确提出这一方针并着手实施。至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已增长70%;财政收入增长34.6%;农村人均收入由四百三十七元增加到六百零二元,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加31.25%,预计全年总产值可比1983年总产值翻一番。
广汉县地处川西平原,历来主产粮、油、猪,工业基础差。近几年来,这个县依据本地特点,建起了农副产品加工系统。目前,全县所有农副产品都有加工厂,初加工不出村,深加工不出乡。全县仅油、肉两大类产品就有一百多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产值一点五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83年的16.8%增加到近70%。
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当许多地方由于“卖油难”不断压缩油菜种植面积时,广汉县的油菜种植面积三年来却增加近两倍。去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占小春作物面积的53%。油菜生长期短,又扩大了稳产高产的早中稻面积,保证了粮食总产在播种面积适当缩小后仍稳步增长。同时,由于水稻收割期提前,全县普遍赶在秋播前增种一季秋红薯,为发展养殖业增加了大量优质饲料。
加工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储运能力,缓解了农副产品周期性的“卖难”问题。这个县三年前肥猪出栏量不到现在的一半,却连年出现“卖猪难”。三年来,全县集资二千多万元用于发展食品工业,新建四个冷藏库,二百一十多个肉类加工厂,形成肉、皮、毛三个系列产品。去年加工肉猪二十万头,占全县出栏肥猪数量的近一半。同时,使每头猪增值近三分之一。今年出栏猪达四十五万头,不仅没有出现“卖猪难”,而且还从邻县购进三万多头猪加工。
广汉县依据市场变化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他们引进技术,加工精炼油等二十多种食用、化工原料,使菜籽增值两倍多。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