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唐山钢厂调整劳动组织改革旧工资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9-08
第2版()
专栏:

唐山钢厂调整劳动组织改革旧工资制度
唐山钢厂接受苏联的经验,增加替换工,实行轮流休息制,合理调整了劳动组织,从而使生产竞赛经常化,并为改革旧工资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过去劳动组织不合理
劳动力有很大的浪费
该厂的劳动组织在今年二月以前是不合理的。全厂工种混乱,职称笼统,各车间虽有技工、普通工、养成工和学徒之分,但与实际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却不能适应,以致工人们在工作中没有专责。如炼钢部出钢时摇炉、取样等技工工作无专人负责,经常大伙乱下手,影响钢的质量。全厂有百分之十的技工,常干普通工和养成工活,严重浪费了技工劳动力,而车间干部却常喊“任务大,人少”。轧钢部一个生产组分成两个小班,每隔一小时即轮流休息一次,大大浪费了劳动力;同时,轧钢、炼钢等车间每星期日却有两班工人实行加班。这种加班使工人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由于上述劳动组织的不合理,今年一月份该厂在苏联专家帮助下重点进行劳动测定时,即发现劳动力的浪费很大,在八小时工作中,工人实际劳动时间平均只有四点四十分钟。
增加替换工实行轮休制
合理地调整了劳动组织
这一情况当即引起该厂领导干部的重视,于是在二至四月份该厂调整了劳动组织。在调整中,该厂曾发动工人根据中央钢铁工业局规定的技术标准,讨论原来劳动组织中的弊端,并学习了苏联增加替换工,实行轮流休息制的经验。苏联专家还亲至电炉场,按苏联经验组成临时生产组,进行试验。经过这一些工作,工人群众若干不必要的思想顾虑解除了,工人群众发动起来了。各单位根据技术标准衡量了每个人实际应知应会的工作技能,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每个人的具体职称和各单位的编制人数。调整劳动组织前,该厂原计划再增加一百五十名工人才能实行轮流休息,调整后,不但不再增加,还从原来工人总数中缩减了一百四十八人。这一百四十八人中,除了十人因故离厂外,其余都被编为替换工和预备工,以便在各车间实行轮流休息制。增加替换工的办法是在每六人的生产组中增加一个替换工,使全组每一个工人在一周内都能轮流休息一天。不足六人的生产组,可与同车间生产工作相似的小组合起来,联合增加替换工;如无生产工作相似的小组,便增加预备工。预备工除作替换工外,并在车间担任临时工作。替换工的替换方法,是根据生产技术的复杂性来决定的。如技术复杂的电炉场,就采用高一级的工人替换低一级工人的方法;技术比较单纯的转炉、轧钢场,就采用低一级的工人替换高一级工人的方法。高一级的工人每周只作一天低一级的工作,对生产固无大的影响,而低一级的工人替换高一级工人的工作,在学习技术方面也有很大帮助。
调整后生产竞赛经常化
节省了劳力提高了质量
调整劳动组织后,该厂工人每星期日加班的现象已没有,因之每月即节省加班费达一万六千五百余斤小米。工人们有了适当休息,病号也较前减少了四分之一。由于原来每星期日夜班改为白班工作而停止夜班八小时工作以便倒班的办法被革除,每周就增加了八小时的生产时间。炼钢部的炼钢工人因为有了专责,便积极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将过去补炉时搅拌镁砂的工作由远处移到炉口,由一面补一面搅拌改成利用工作中断时间事先拌好,结果不但节省了一个搅拌镁砂的劳动力,且使补炉时间由二十五至三十分钟减到了二十分钟。因此,该部五月份每吨钢锭的用工率即较四月份减少了百分之五,并超额百分之二十六完成了全月任务,废品率也由百分之九降低到百分之二。六月份该部任务虽较五月份增加了百分之九,但仍然超额完成,并使废品率再度降低至百分之一点二。全厂七月份主要产品都超额完成任务,废品率平均降至百分之一点一。
(新华社)
★★★
唐山钢厂改革旧工资制度并实行八级工资制后,工人生产热情与研究技术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旧工资制度有平均主义现象
妨碍工人提高技术的积极性
该厂解放后虽曾多次调整工资,但直到今年年初,从未对工资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以致旧工资制度中的平均主义、轻重倒置的现象仍然存在。全厂工资等级多达一百七十六级,各级差额只有五斤甚至半斤、四两小米。轻重倒置的情形是辅助工(机电修理工)工资高于基本工(炼钢、轧钢工)工资,实际担任炼钢、轧钢工作的工人因工种职称未确定,被称为养成工而领取低于杂工的工资。此外,住厂工人(机电修理工)不仅不出房租和水电费,而且每月还能领到二百五十公斤煤,住在厂外的工人却什么津贴也没有。旧工资制度的这些不合理现象,严重妨害着工人群众提高技术的积极性,并使一部分工人工作不安心。例如电炉技工刘永顺即因在电炉上的工资不如在机电部门高,而要求调作机电工。有些工人更不满意地说:“技术提高不提高是一样,升上一级也不过是几斤米的事。”
按八级工资制民主评定工资
工人安心工作积极提高技术
因此,该厂经上级批准,即于今年二月开始改革旧工资制度。自二月至四月为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内调整了劳动组织,具体确定了工种职称。五月至七月按八级工资制评定了工资。在改革工作中,该厂先由厂和车间的党、政、工、团干部并吸收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两级评资委员会,学习新工资政策,研究旧工资制度中的问题,统一干部思想。接着在工人中普遍宣传新工资制度的好处和旧工资制度的坏处,同时由厂评资委员会制订出具体的技术标准,交给工人讨论。然后进行民主评资。民主评资的具体作法是先由车间评资委员会根据技术标准,确定出每个工人的技术等级,经过工人讨论,再由厂评资委员会根据工人讨论出的意见修正通过,最后确定其技术等级并确定其工资分。
实行八级工资制的结果,不但使各级差额加大到二十至三十斤小米,并且使百分之九十二的工人增加了工资,而工资总额却只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由于每个工人都确定了适当的工种职称和工资等级,等级差额又比较大,不仅要求改行的工人已不再要求调动而安心于原工作了,而且工人们普遍地提高了研究技术的积极性。“抗美援朝”号电炉工人,过去修镁砖炉墙,炉砖不烘烤便砌筑,时常发生镁砖剥落现象,影响钢的质量。工资改革后,他们积极研究技术,学习了苏联先烤炉砖办法,结果不但炉的寿命提高了近百分之十,钢的质量也提高了百分之九。铸造部的技术研究会,过去经常因为工人无故缺席,会也开不成,现在每星期一次,工人们都积极参加。七月份重点研究降低废品后,该部废品率已由百分之八点三降为百分之一点五。轧钢、炼钢中的一级产品,也因工人们积极改进技术,已较工资改革前增加了百分之九点二。
工资改革顺利完成关键之一
是从思想上深入发动了群众
该厂工资改革工作胜利完成的关键,首先是调整了劳动组织,确定了工种职称,其次是针对工人群众的思想情况,及时解决其问题,深入发动了群众。由于评资前具体确定了工种职称,评资中任意要求过高工资等级的现象就没有了。当该厂把制订的本厂技术标准交由工人讨论时,由于工人们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工作会作而不懂其科学道理,所以很多工人对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应知”一项便不满意地说:“评不评吧!文化低算吃不开了!”机电修理工工资按新工资产业顺序要改为低于炼钢和轧钢工的工资,有的机电修理工也就不满意地说:
“昨天我们比他们高,今天就不如他们了!这里吃不开,搬搬家一样干。”厂评资委员会根据工人群众的这些思想反应,即及时决定“应会全会”、“应知仅知多半”者不降级,并通过全厂宣传员向工人群众说明炼钢和轧钢工的责任比较大,新工资产业顺序是合理的,这样终于解除了思想障碍,使工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此外,在评资工作中,该厂中共支部、工会和青年团发动党、团、会员订立了评资公约,保证评时按技术标准,不互相抬高,这也是工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原因。(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