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优质优价是一项重要的价格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24
第5版()
专栏:

优质优价是一项重要的价格政策
徐景安
优质优价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采取的重要价格政策。我国经济发展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在向小康目标前进中,人们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改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是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拉开质量差价,实行优质优价,是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矛盾的启动点。我国价格管理过死,不能反映产品的质量、花色,更不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近几年虽然在价格管理上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差价问题。拿服装来说,价格似乎放开了,但各地仍控制地产地销的服装价格,这使服装经营受到很大限制。服装是时令性、选择性极强的商品,价格应完全放开。适时适销的服装价格上涨不限,而一过时令、销路不畅,就应大幅度削价。如果价格上涨受限制,企业在削价时就会手软,怕遭受经济损失。结果,大批服装积压,卖不出去,造成更大的损失。服装价格放活后,还应放开纺织品的价格。我国的纺织品长期以来都是大批量供应商业。随着服装业发展,成衣率提高,服装业所需的面料,要求花色多、批量小、质地好、交货快。这就需要实行灵活的价格政策。服装面料的价格,应由纺织厂与服装厂面洽,按照品种、批量、交货期协商定价。这样,纺织厂才有积极性根据服装业的特殊要求,试制新品种,“开小灶”供应。不反映市场供求的僵硬的计划价格,使纺织业内部的生产结构难以按照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不拉开质量差价,不实行优质优价,不仅妨碍生产结构的调整,更严重阻碍技术进步。优质不优价,企业就不愿购买新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纺织部门降低纺织品的缩水率,因为不能相应提高价格,这项新技术就迟迟不能推广。这说明不合理的价格政策,不仅扼杀新技术的创造,还窒息已诞生的新技术。企业如果从提高质量、技术进步中得不到好处,就只有把劲花在量的扩大上。这也说明,优质优价是必须果断采取的政策。
怎样实行优质优价呢?我的看法,要对作价原则和价格管理体制作相应改革,不能由国家对千千万万种商品规定质量差价。第一,作为消费品来说,所谓质量,不仅包括良好的质地、性能,更在于它的款式、图案、颜色等符合消费者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因时因地因人变化的。这只能由消费者作选择,国家无法代替消费者作出判断。第二,对于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来说,价格的确定要服从根据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所制订的销售战略。有的时令性强的商品,一出手就卖高价,过时立即削价;有的则要低价打开销路,待占领市场后再提价;有的坚持以优质高价维护商品的声誉。国家硬性规定质量差价,有的可能提得不够,有的可能提得过高,既不适应供求变化,也不符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第三,由国家规定质量差价的最大弊端在于,商品生产者的注意力不放在市场和消费者身上,而是用以对付国家。只要赢得主管部门的好感就可卖高价,而无须顾及消费者的意愿,从而使价格的差别不能起到按照消费者的不同需要生产不同档次产品的作用。因此,要使优质优价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放开价格,由供需双方确定,国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产品性能的检验,防止冒牌劣质产品混入市场;对消费者投诉的质价不符的产品进行检查,作出仲裁;必要时,对某些产品价格规定浮动的幅度,等等。
放开价格,优质优价,可从消费品做起。现在,许多名牌、优质、高档产品价格控制太死,压得过低,由于供不应求而采取分配办法,造成走后门、搭配销售、转手倒卖、投机倒把之风盛行。国家开放市场,既可以满足一部分高层次消费的需要,也有利于国家回笼货币,杜绝一部分黑市交易。这是好处之一。其二,名牌与普通产品价格拉开后,一部分购买力就可能转向普通产品,既减少对名牌产品的压力,又为普通产品打开了销路。其三,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后,有能力购买优质的原料、材料和设备,从而带动优质的生产资料生产。这就需要对原料、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和分配体制进行相应改革。其四,从消费品价格做起,实行优质优价,能够增强先进加工企业的活力,提高对生产资料提价的承受能力。这样做会不会带来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从而出现轮番涨价的趋势呢?如果由国家统一调价,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而放开价格,只会使适销的优质产品价格提高,不适销的产品不仅难以上涨,而且只好削价出售。这既有利于企业间的竞争,也有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