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从实际出发 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三校”“三会”在沧州地区兴起 “三校”:乡办党校农技学校普法学校 “三会”:农民办专业技术研究会扶贫储金会红白喜事理事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27
第4版()
专栏:

从实际出发 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三校”“三会”在沧州地区兴起
“三校”:乡办党校农技学校普法学校 “三会”:农民办专业技术研究会扶贫储金会红白喜事理事会
本报讯 记者吴元富、吴恒权报道:今年以来,河北省沧州地区乡办党校、农技学校和普法业余学校(以下简称为“三校”),以及农民办专业技术研究会、扶贫储金会、红白喜事理事会(以下简称为“三会”),已在全区农村迅速兴起。目前,全地区的二百四十七个乡镇办起“三校”,举办培训班七千八百六十期,培训党员、干部和农民达一百八十万人次。全区农民“三会”已有四千一百多个,会员达五万多人。“三校”和“三会”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素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校”培训的对象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素质这个中心。乡办党校的培训对象是乡直机关和乡办企业的党员、各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它的任务是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帮助党员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乡办农技校和普法学校培训的重点对象是专业户、联合体以及在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技校的任务,就是为农民提供经济信息、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培养农民初级技术人材,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普法业余学校则是向农民传授法律常识,为村办夜校编写普法教材、培训法制宣传员。
沧州地区“三校”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记者在河间县榆树乡采访时见到,这个乡的“三校”从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的建筑到教学设备都已达到了相当普通中学的水平,教室内刚刚上完农技课,“如何秋播小麦”的教案挂在墙上,试验室里还有人在做土壤分析,十几份学习心得表示了学员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水平。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说:这样较高水平的“三校”,目前全区已占30%。
沧州地区农民“三会”也是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民间组织。一般由农村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工巧匠和率先致富、乐于助人的科技户、专业户组成。
协会一般设有五至七人的常务理事,设有正副理事长和理事。协会有明确的宗旨、任务、章程。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履行义务,享受权益,遵守会章。农民自办的法律宣传社团效果十分明显,泊头市齐桥镇由于法制宣传,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上访的群众大大减少,红白喜事理事会则在农村主动向封建落后的陈规陋习挑战,有力地制止红白喜事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和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