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为新生产力鸣锣开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27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为新生产力鸣锣开道
雪松在《新华日报》发表的文章《为新生产力鸣锣开道》中说:在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时时听到这样一种议论:“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如今党中央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有人便以为,经济改革中出了毛病,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来纠正。按照这样的思路想问题,精神文明建设似乎不是着眼于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生产力鸣锣开道,而是要纠改革开放之“偏”。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注意力应当集中到哪里?
文章指出,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建设精神文明的注意力,归根到底,要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这是我们党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而得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许多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没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其结果不但直接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而且损害了精神文明赖以建立的起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在高度重视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一定要高度注重物质生产,使提高精神文明与发展物质生产力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在加强文明、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努力改变造成不文明、不道德状况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样精神文明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扬。
文章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在今天最重要的是为改革开放服务。不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面貌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不是改革开放要用精神文明来“纠偏”,而是改革开放给精神文明建设以巨大促进。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诸如,我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更新?如何清除阻碍改革的各种腐朽思想特别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等等。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改革的这些要求漠不关心,甚至违背经济改革的要求,那就会出现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改革“两张皮”、甚至“对着干”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会阻碍经济建设和全面改革,而且会给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带来严重的损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