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招干制度改一改 “飞鸽”换来“永久牌” 嘉山县实行区乡镇干部选聘招聘合同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28
第4版()
专栏:

招干制度改一改 “飞鸽”换来“永久牌”
嘉山县实行区乡镇干部选聘招聘合同制
本报合肥电 记者赵希龙报道:“招干制度改一改,‘飞鸽’换来‘永久牌’”——记者在安徽嘉山县农村采访,不少村干部和农民都这样称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干部选用制度的改革。
“飞鸽牌”和“永久牌”,是这里农民借以形容两种不同用人制度产生的两种不同干部的比喻。过去,对农村区、乡、镇领导干部和部门干部的缺员缺编,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一般采取从县直机关在职干部和社会青年中提拔、招收,委派到农村。这些人家在城里,而且大都不懂农业,结果“身在曹营心在汉”,捉来的“雀子”安不了窝,干不了几年便通过各种渠道飞回城里。到头来,县直机关干部队伍越来越臃肿,而农村缺干部的状况依然如故。有的人还钻这种体制的空子,把下农村当作“曲线提拔”、“曲线转干”的跳板。农民把这种干部称作“飞鸽牌”干部。
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这种弊病,大胆改革,采取选聘与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由同级党代会、人代会选举,县委、县人大发文聘用;区、乡、镇部门工作干部按编制由县人事局公开招考,择优录用,订招聘合同。这几年,他们采用新办法,先后选聘了六十六名中青年农民担任区、乡、镇党委和政府中领导职务;招聘了一百六十九名回乡知识青年充实乡、镇各办事部门。
这项改革好处多:
——破除了几十年来在干部录用制度上存在的“铁交椅”和“大锅饭”的弊端。这些选聘招聘的农村干部,离土不离乡。干得好群众信任的可以连选续聘;工作一般化无政绩者,任期满后,根据群众意见可以不聘;任期中不为群众办事、以权谋私者可以中途解聘;落选和解聘者仍然回乡务农。
——选聘招聘的农村干部,只拿补贴工资,不转户口,不吃“皇粮”,他们的根仍然在农村,因此,“飞鸽型”变成了“永久牌”,改变了以往“区乡干部,象走马灯,干不了三年便回城”的状况,尤其是解决了一批边远穷困区乡干部长期严重缺员的问题。
——有利于杜绝过去在招干、提拔上的“关系网”、“后门风”,以及“曲线转干提拔”的不正之风,为农村中一批有德有才的回乡知识青年施展抱负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发掘农村人才资源。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项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这个县选聘招聘合同制干部普遍存在两大思想顾虑:一是怕工作不稳当,随时有被解聘的危险;二是怕干到十几二十年后退下来,既无退休福利,又不能干体力劳动,生活无保障。前者顾虑应该说是好事,它使我们的农村干部时刻有“危机感”,这是一种动力;后者尚须进一步制订完善政策,利用多种渠道解决其后顾之忧,如能否通过社会保险的办法,解决退休生活保障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