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通盘考虑水的战略位置——山西省水资源问题述评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1
第2版()
专栏:

通盘考虑水的战略位置
——山西省水资源问题述评之二
刘允洲 陈健 高鸿宾
山西水利部门的专家认为:到1990年,五十年代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成批老化,水的危机将进一步威胁着各条经济战线。他们急切地呼吁:现在是通盘考虑水在经济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时候了。
出路何在?
开源,自然是必要的。去年山西省总供水量为五十三亿立方米,其中只有一亿立方米引自黄河。山西省水资源约已开发了59%,大大高于全国18%的平均水准。因此,不少专家认为,引黄是山西开源必不可少的途径。(当然,黄河水大家都在争,合理的配置规划是必要的。)山西省为引黄作了几十年的准备,并提出了万家寨引黄方案。但即便这个方案上马,也只能引六亿立方米水,仅能救雁北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据保守的估计,1990年全省用水将比去年增十三亿立方米,有人认为到2000年将净增五十多亿立方米,一个万家寨显然是不够的。况且,万家寨工程至今尚未列入计划。
看来,人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节流”,或者说是另一种“开源”,即挖掘水的开发利用效率的潜力,以最小的水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要立即改变目前各类建设中“挤水”、“轻水”的局面。据说,在水源严重不足的雁北,还将大规模进行以煤炭为中心的高耗水的能源、重化工开发。这会不会成为无“水”之炊?这些高耗水的工程在兴建中,煤、电、运输、服务等都考虑了,可是独独水源没有保障;有不少项目为了压低成本,就在压水方面做文章。
“六五”期间上的一批大项目,用水有不少是从已很紧缺的农业用水中调整出来的,新辟的水源很少。成亿成亿地投资,竟没有水的一席之地!
目前,山西省工业平均万元产值耗水二千多立方米,如不算电业,为八百多立方米。而北京为三百多立方米,天津二百多立方米,长春一百六十三立方米,上海只有九十立方米!
对一个缺水省来说,行业布局上高耗水居多,生产过程中浪费又大,这不能不成为沉重的包袱。
其次,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手段来管理水的开发利用。
八十年代初期,农业用水占山西省用水总量的80%以上,去年虽被挤占降为76%,但仍是一个用水大户。
(即使如此,山西省亩均占有水量也仅为全国平均量的14%。很明显,山西省农业的重要出路在于建设节水抗旱型农业。)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用于灌溉,但全省灌溉用水有一半以上损失于渠系渗漏,有人估计高达二十三亿立方米之多。这种损失若能减少一半,就相当于建设两个万家寨工程!如采用管道输水、喷灌、雾灌和滴灌等先进措施,减少损失是可能的。
农业用水量多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吃“大锅水”,按亩收费,水费低廉。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高水价并按水量计费。实现高效用水的关键是实行定额供水和超定额累进征费的办法。西亚某国,规定用户每年申请一次灌溉用水许可证,定额内用水费为每立方米0.85美元,超定额为1.8美元,人们不得不节约用水!而山西省现在自流灌溉每吨水最高不过一分钱,提水灌溉也不过八分,低于供水成本,不仅不能维持水利企业的运行,更不能进行新的投资。
工业也一样。天津市这些年用水量减少,与其实行高价水费政策直接有关。有的同志提出:山西省煤炭很便宜,但这煤价是不真实的,因为它没有包含水的成本。山西省的电力、粮食和其它与水相关的商品,在其价格中适当地加入水的昂贵成本应是合理的。总之,用经济手段来强化供水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它涉及到各个方面,需要有关决策部门通盘加以考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