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可喜的突破——五省区民间资金市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3
第2版()
专栏:

可喜的突破
——五省区民间资金市场见闻
新华社记者 彭毅 邹文孝
夏秋之际,记者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农村采访,欣喜地看到千万普通农民跻身金融领域,一个不甚完善但相当活跃的民间资金市场正在形成。
破门而入
农村资金短缺,贷款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浙江温州农村每年大约需要五亿元以上资金,银行贷款只能解决20%。广东省佛山市和福建省农村的供需差额都在十亿元以上。就是非沿海的湖北、广西农村,也都在喊资金不足。千万个乡镇企业嗷嗷待哺。另外一个方面:农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财源。1985年,温州农村的游资达十亿元之多,广东农民手中的钱可能超过八十亿元。农村资金的这种态势,正是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吸储放贷、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可惜,多年沿袭下来的管理体制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活力适应这一变化。主渠道又窄又浅,障碍重重,于是农村的资金能量开始拐弯抹角地释放出来,一批有见识的农民“破门而入”,步入金融领域,民间信用应运而生。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镇是周围二省六县的商品集散中心,镇上经商户占60%,每年需要六百万元的流动资金,信用社贷款不足十分之一。商业行情每日三变,一时钱不凑手盈亏就可能相差很多。于是商业户们便纷纷转向民间信用。在记者采访的五个省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乡镇企业集资活动在广东、广西、湖北集体经济占主体的地方更为突出。民间资金市场范围之广、融资形式之多、经营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新鲜血液
浙江温州的洞头,是东海上的一个百岛之县。过去,渔民建房全靠从外地运砖。1984年,三十三岁的许阿乌自筹资金办起了砖厂。不想去年一场台风,整个砖厂被夷为平地,直接损失七万多元。到银行求借分文未得。阿乌只好向民间信用伸手,先后借了七万多元。凭着这点钱,砖厂恢复了,当年生产红砖三百六十万块,还清借款后还盈利六万多元。今年,许阿乌砖厂的流动资金大部分也是从民间借的。利润预计可能超过十五万元。民间借贷,给濒临破产的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温州农村,十三万多户家庭工商业所需资金的80%来自民间。
广东省佛山市社会集资比较普遍。1985年,这个市仅四十九家乡镇企业就集资五千万元,有的厂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可以集资数万元。有了钱,老厂更新产品,走向世界;“半拉子工程”迅速扫尾配套;几乎停产的车间又是机声轰鸣。去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突破了五十二亿元,比1980年翻了两番还多。近两年,广东省全省社会集资总额至少有五亿元,解决了乡镇企业的燃眉之急。
1984年以来,湖北省75%的农村乡镇办起了“合作基金会”。“基金会”把原来集体积累的四亿四千万元资金管理起来,并且适量地吸收一些存款,然后以比较低的利息贷给农民或乡镇企业,成了农民离不开的“第二信用社”。
几年来,国家金融部门曾经想了不少办法来聚拢农村资金,但效果并不甚佳。在比较富裕的农村,银行、信用社吸收的储蓄只占农民手中现金的10%—20%,甚至更少。如今,农民直接进入金融领域,他们创造出许多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闲置资金汇聚起来,投向生产,投向流通,为国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人们所意想不到的!
引来竞争
农民进入金融领域,引来了互相竞争的可喜局面。
农民说,过去,银行每天稳稳当当地按时上下班,一板一眼地照章存贷。虽然贷款利息只有三厘五厘,可是农民常常为借几百元几十元跑七八趟等十几天。这两年,民间借贷多了,利息高些,可手续简便,借几万十几万元只消两三个钟头就可以到手。有去信用社磨嘴皮子的功夫,那几分利息早赚回来了。
民间信用的兴起,逼着信用社走改革之路。温州市苍南县金乡信用社首先实行浮动利率,并且放宽了存贷的一些限制。1985年,这个信用社吸收存款超三百万元,累计贷款一千万元,实现利润三十六万元。利率杠杆平抑了民间利率,自由借贷月息普遍下降。现在,温州市四百九十七个农村信用社已有三百八十七个实行浮动利率。在温州农村,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农民的挑战,也震动了农业银行。许多从事金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起初是摇头,尔后是担心,接着是思考与探索。湖北省枝江县农业银行从内部改革入手,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1985年,这个农行存、贷、收、利全面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本县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记者也看到了民间信用社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和完善。但是,当农民大步迈进金融领域之后,想单纯靠“堵”、“禁”、“限”的老办法维持银行的一统天下,必然禁而不止,事倍功半。只有顺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承认民间信用,参与民间资金市场,正确疏导和引导,才能促进农村金融改革。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